谁说一定是「这样」!放下成见看事情,心情更开朗
你的规条就只是你的规条,别人不必然要遵守。你的信念和观点,其他人没有必要奉行。
当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会发现自己对每个人、每件事都有意见,对周遭的每一件事都有判断这是错的,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犹如法庭上的法官,我们依据自己的规条,对自己的内在和外在世界做出判决。
这些「应该」的规条包括话应该怎么说;事情该怎么做;衣服该怎么穿;应该怎么打扮;孩子该怎么管教;朋友应该支持我;另一半应该知道我的想法;媳妇过年应该留在婆家;情人节应该送花……都是以我们先前的经验、自己的信念和观点,来作为评断的依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条,所以对事情反应也不同。
譬如说你对于朋友所持的规条是「如果是朋友就应该支持我,就应该记得我的生日。」那么当朋友没支持你,或是忘了你的生日,你就会认为对方不够朋友,因而心生不满。相反的,若你不介意,问题也就不存在。
我曾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纸上写出几句,他们认为「事情应该怎样」,然后,我请他们陆续起来把已写下的句子念出来。当他们读出「事情应该怎样」时,我会立刻问「为什么你觉得应该这样?」
「当别人没做到时,你的反应如何呢?」
绝大多数人都是失望与挫折难过,甚至义愤填膺,指责对方。
「问题是这些规条是谁定的?合理吗?」我要他们反问自己。
有位学生跟男友争吵,她说「如果他真的爱我,他就应该讨我欢心,对我嘘寒问暖,周末陪我……男朋友不就应该这样吗?」
「是谁说男友『应该』这样?」这就是被自己的规条所捆绑。
谁说一定是「这样」!放下成见看事情,心情更开朗
只要注意一下,你看很多人对于别人应该怎么对他,应该有什么言行举止,东西应该怎么摆,都有奇奇怪怪的见解,经常把自己搞得「非如此不可」,却不去质疑自己的规条。
有一次我问学生「你们哪些人挤牙膏会从前面挤?」大约半数人举了手。「哪些人挤牙膏会从后面挤?」又是半数人举了手。
「理由是什么呢?」
「习惯!」真有默契啊!大家不免噗哧一声,相视而笑,于是我说「很多事其实并无对错,只是不同,对不对?」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思想,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只是跟我不同,并没有对与错。
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的肺腑之言「你们对于事情应该如何,何谓善恶、对错,总有许多看法与意见。你们执著于自己的看法,并为此深受痛苦。但它们不过是看法罢了。」
我们要好好观察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的痛处在哪里?为什么你会如此敏感呢?这些问题真有那么严重吗?为什么你不能微笑以对?你一直都在判断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注定遭遇挫折和是非越多,痛苦和失望越大。
,你必须认识到,你的规条就只是你的规条,别人不必然要遵守。你的信念和观点,其他人没有必要奉行。如果你坚持人们应该如何,内在就越形狭隘与僵化,心又怎么可能开阔?
想一想,你上一次对某人生气的情景,你是气他这个人呢,还是他触犯了你的规条?每当你情绪反应时,是不是有人没按照你的规条而产生反应?
任何时候当你觉得不快乐时,问问自己「这不愉快是某事造成,还是因为我所订的规条?」接着问「是谁说事情应该这样?」、「紧抓这个念头对我有帮助吗?」
一旦看清让你不快乐的,就是自身狭隘的规条;当你不再坚持,心也跟着释怀,你会觉得人们变得好相处。
本文出自高宝书版《你的烦恼和痛苦都是假的》
该文章《谁说一定是「这样」!放下成见看事情,心情更开朗》由网友『情怀渐觉』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