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伤害勿轻忽 慢性疼痛热疗有一套
「多运动有益健康」,,运动前如果未做好适度热身,或是运动过度,可能会造成运动伤害。复健科医师表示,民众千万别轻忽运动伤害的严重性。若未积极处理、治疗,长期下来不仅容易影响行动力、带来酸痛不适,更可能变成慢性疼痛,不可不慎!
防运动伤害变慢性疼痛!急性、慢性伤害都要妥善处理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复健科杜育才主任表示,提到「运动伤害」,多数人第一时间往往会想到,篮球选手扭伤脚踝、大联盟球员在场上不慎拉伤、甚至是足球选手挫伤、骨折等因运动竞技引起的不适症状。事实上,医学中所指的「运动伤害」一词范畴十分广泛,正确来说,运动伤害又可根据发生的时间,区分为「急性运动伤害」与「慢性运动伤害」2大类型
.急性运动伤害因施力不当、突发性的撞击导致的伤害,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扭伤、脱臼、挫伤,甚至骨折及脑震荡等。患处往往会伴随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慢性运动伤害长期过度使用及疲劳,或是累积多次微小伤害,造成疼痛或功能障碍 。譬如,慢性肌腱炎、肌筋膜疼痛、创伤性关节炎、髌骨股骨疼痛症候群、疲劳性骨折;或是,长水泡、长茧等都是慢性运动伤害的一员。
运动伤害上身怎解?谨记2大原则正确护理不NG
若运动伤害症状发生当下,未在第一时间做好正确的处理,长期下来,更可能变成长期的慢性疼痛。对此,杜育才医师强调,面对「运动伤害」,可按照下列原则处置,以防止症状恶化
原则1/急性期要适度休息
在受伤后的24~72小时内进行依照「PRICE」步骤做紧急处理,遵照医嘱休息;严重肿胀或是疼痛,除了「PRICE」,可以透过适度的治疗(药物、注射、非热性超音波、电疗等),帮助减轻伤势及疼痛;受伤后的急性处理及适度休息,是后续治疗跟复健更有效的关键。
急性期的运动以保护运动为主,避免活动患处,才不会造成二次伤害,甚至进一步引发代偿效应,使患处周遭稳定性下降。爱好运动者及运动员可以透过替代运动或交叉训练,例如肩膀受伤,核心肌群锻炼及下半身锻炼仍然可以继续练习。
运动伤害勿轻忽 慢性疼痛热疗有一套
适度使用冰敷袋冰敷患处,每次可进行10~20分钟,中间至少休息30分钟,一天冰敷3次或更多都可以。
【「PRICE」紧急处理】
.Protection保护立刻停止活动患处,以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Rest休息避免继续活动患部,预防引起不必要的出血或肿胀、疼痛。
.Ice冰敷适度使用冰敷袋冰敷患处,每次可进行10~20分钟,中间至少休息30分钟,一天冰敷3次或更多都可以。
.Compression压迫将患处以护套或弹力绷带固定,来帮助止血及消除肿胀。
.Elevation抬高将患处抬至比心脏高的位置,来止血及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原则2/恢复阶段,适度从事复健动作
经医师评估患处软组织、韧带状态稳定后,可按部就班从事合适的复健运动。透过关节活动、肌力训练及伸展运动,矫正生物力学上的缺损,还有重新训练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控制及平衡能力。,也可配合电疗、超音波、热疗等方式,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不适、促进受伤组织修复等。
急性期过后,适度透过热敷方式能帮助舒缓酸痛不适,可是,对于患处有伤口、伤口不宜加压的人来说,直接以热毛巾、热敷袋热敷方式,恐有造成伤口恶化的风险,并不适宜。,热敷对皮肤耐受性不佳,以及中风、神经感觉异常者更可能带来灼伤的风险,不可不慎!
原则3/功能阶段,进一步运动强化
运动员或是爱好运动者,更需注意在疾病的不期做的运动也不同。从伤害的急性期、亚急性期到慢性期(恢复阶段到功能阶段),做的运动也不同!疼痛期硬要做运动,除了有可能更痛或让受伤更严重之外,疼痛本身就会抑制运动表现,越练越伤越差 。
功能性阶段,除了进一步提升肌力与肌耐力,会加入敏捷度、爆发力等增强式训练,加强锻炼核心肌群,多层面的运动神经控制,并以运动类型导向,逐渐回到专项运动或是赛场上。
舒缓疼痛靠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放松有一套!
杜育才医师指出,对于皮肤状况不佳或是治疗部位无法承受热敷包重量,红外线照光热疗,就是不错的辅助舒缓选择。红外线被物体吸收后,大部分能量会转换成热能。近红外线(波长770~1500nm),对人体穿透度大约为5mm,远红外线(波长1500~12500nm)对人体穿透度大约为1mm。红外线属于浅层热治疗,能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达到加速血液循环的目的,,也有增加软组织延展性、改善关节僵硬、促进放松的好处,对于缓解慢性酸痛,有良好的效果。
杜育才医师也提到使用红外线须注意几点:以垂直角度、距离40~60公分的方式照射患部。
杜育才医师也提到使用红外线须注意几点:以垂直角度、距离40~60公分的方式照射患部;照光时间约20~40分钟,视治疗强度而定;移除覆盖于上的衣物;并避免患处有水分、乳液等液体残留,避免过度加热造成灼伤;灯泡不可位于头部正上方以免松脱打到身体;眼睛勿直式光源等。
预防运动伤害小叮咛!莫忘「前暖身后伸展」
,杜育才主任小叮咛:运动前一定要做5到10分钟的暖身、运动后一定要有充分拉筋,也就是有正确的运动顺序(暖身、主体运动、伸展);避免在太累、太饿、情绪不稳、不良天候的情况下运动;适度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注意场地安全、穿戴合适衣物及鞋具;与其等到运动伤害发生再来治疗,民众还是应先学会如何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才是根本的保健之道!
该文章《运动伤害勿轻忽 慢性疼痛热疗有一套》由网友『゛心已死、勿扰』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