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汗疱疹是湿气风邪惹祸!女中医告诉你怎么改善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原来夏季皮肤痒也和「体质」有关?
夏天到了,闷热的天气流了满身汗,加上时常下雨湿气重,汗出不畅,身体开始长红疹、抓痒甚至长小水疱,皮肤灼热难耐,让心情更加烦躁!多按止痒穴位可以帮助减缓搔痒程度!
以中医的观点来看,皮肤搔痒分成实证和虚证,和「风邪」相关,中医认为风邪会致痒,《医宗金鉴·痈疽辨痒歌》中明确提出「痒属风」,《外科大成》提出「风盛则痒」。
实证 搔痒多因外来风邪引起,如「风热」、「风湿」此类型的皮肤痒常发生在春夏季节或夏秋交替季节,风为百病之长,各种病邪易随风,风又常兼杂寒、湿、热邪而侵袭人体,产生各种疾病。风性开泄,风邪在中医观点属于阳邪,易搏于肌表,故搔痒生在头面部,甚至延及全身。风性善行数变,使气血不和则发生皮疹、搔痒,一旦在于体表,或往来穿行于脉络之间,或蠢蠢欲动在皮肤腠理,所以会一下这里痒,一下又那里痒,痒无定处。虚证搔痒多属「血虚生风」,此类型的皮肤痒常发生在秋冬季节,血具有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如果血液亏虚不能濡养全身则会出现全身的病变,表现在皮肤为皮肤干燥搔痒。
看完以上叙述不难发现原来夏季皮肤痒也和体质有关!以下针对夏季皮肤痒常见的体质探讨
★常见的夏季皮肤搔痒体质
(一)风热型皮肤搔痒
特征好发于春夏季,通常为突然发生。
症状皮肤搔痒呈现全身性分布,红色丘疹、风团块或部分融合成大片,遇热搔痒加重,得冷则减缓,自觉皮肤灼热感。风甚者,四处走窜,全身剧痒热甚者,皮疹鲜红,肿胀痛痒。伴随发热、微汗或汗出不畅、口渴、舌苔薄黄、脉滑数。
常见于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异位性皮肤炎、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单纯疱疹、药物疹的荨麻疹样型。
治则 疏风清热,解表止痒
处方荆防汤合银翘散、消风散加减,或选用荆芥、防风、僵蚕、金银花、连翘、蝉蜕、牛蒡子、牡丹皮、生地、薄荷、黄芩等药材。
((下面还有两种体质的皮疹状况,中医师教您如何改善喔))

皮疹汗疱疹是湿气风邪惹祸!女中医告诉你怎么改善


(二)血热型皮肤搔痒
特征好发于夏季,多发生于青壮年人,血热皮肤搔痒多因心情烦躁,或过食辛辣烤炸之物导致血热风生。青壮年血气方刚者多患之,因为夏季阳气正旺,外热与内热相合,导致皮肤搔痒更严重。
症状皮肤搔痒,摸起来灼热,搔破呈条状血痕或渗血水,或出现紫斑,夏重冬轻或遇热尤甚,遇冷则症状缓解,也可能受情绪波动影响。伴随口干舌燥喜冷饮、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脉象弦数或滑数,舌红或舌尖红,苔薄黄。
常见于药物疹的固定性红斑型、过敏性紫癜(类过敏性紫斑)、寻常型银屑病的进行期。
治则 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处方加味逍遥散合止痒熄风汤、地芍凉血汤加减,或选用牡丹皮、栀子、生地、赤芍、玄参、丹参,蝉蜕、白蒺藜、白藓皮、连翘、麦冬、生甘草等药材。
(三)风湿型皮肤搔痒
特征好发于湿气重的长夏季节,或夏秋交替之际,多见于青壮年。多因过食肥甘厚味与辛辣烤炸,常吃冰冷食品,使体内蕴藏湿气,再复感风邪,则风湿相搏为患,风盛则痒,故搔抓不止湿盛则起水疱。
症状皮肤搔痒,搔抓后起水疱、丘疹,渗出液多使皮肤变为糜烂。伴随四肢困倦,容易胀气,食欲不振,大便稀软或黏滞不畅,女生白带多,经前易水肿,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常见于慢性顽固搔痒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汗疱疹、神经性皮炎。
治则 健脾利湿,疏风止痒
处方荆防败毒散、祛风胜湿汤加减,或选用荆芥、防风、羌活、薏苡仁、陈皮、茯苓、金银花、威灵仙、苦参 、白藓皮、土茯苓、黄柏、生甘草等药材。
((皮肤痒到不行该怎么办?该吃与不该吃的食物下面告诉您))

★皮肤痒最应该「拒绝」的食物!
1.忌食高油脂及烧烤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咖啡、含酒精饮料以及带壳海鲜。
2.少吃发物(尤其是皮肤湿疹、荨麻疹或严重的痘痘粉刺)凤梨、芒果、竹笋、虾蟹、酒、鹅肉、羊肉、猪头皮、胡椒。凤梨芒果虽美味,但皮肤搔痒严重的人可要忌口喔!
到底什么是「发物」呀?
「发物」一词在民间流传已久,老祖宗认为 多食发物会诱发新病或令旧疾复发。其实发物也属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适量食用,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并不会产生副作用,但过量食用,对一些特殊体质或有皮肤疾病的人来说,可能诱发不适,如加重荨麻疹或湿疹…。
从现代医学角度,发物多含有异物蛋白质,被人体摄入后较易被免 疫系统攻击;或含组织胺诱发过敏反应,使皮肤病加重。
每个人的「发物」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异位性皮肤炎患者会对鸡蛋过敏,这类的人可经由抽血检查有免疫球蛋白(IgE)确定对蛋过敏,才须避开奶蛋类制品,所以 体质较特殊的朋友们应当注意自己在日常饮食中容易对哪些食物过敏,尽量避开。
★多吃「滋阴养血」食物及药材,帮助皮肤筑一道防护罩
1.蔬菜类菠菜、红凤菜、韭菜、黑木耳、胡萝卜、番茄、马铃薯、香菇、茄子
2.水果樱桃、葡萄、苹果、番茄,如草莓、蓝莓、覆盆子、桑椹、桑椹、黑醋栗、蔓越莓…。
3.动物性蛋白质、胶质黏液及铁质海参、鸡蛋、牛肉、牛筋、猪脚筋、鸡爪、猪肝、乌骨鸡、鱼肉鱼皮、海蜇皮、蛤蜊、蚵仔 (若胆固醇偏高者不宜过量食用!)
4.藻类海带、紫菜含有丰富的碘、铁及维生素B12,是养血润肌的重要营养素。
5.油脂类黑芝麻、核桃(一天坚果类约吃15g,不宜过多,否则热量过高肥胖上门!)
哪些中药材具有「滋阴养血」的效果?
阿胶、熟地、当归、黑芝麻、何首乌、枸杞子、桑椹子、山药、山茱萸、百合、女贞子、丹参、红枣
★皮肤痒的日常保健
1.避免过度清洗身体
过度清洗,反而会使皮肤更干燥而恶化,洗澡水不要太热,少用肥皂或有香料的沐浴清洁用品,多用清水清洗身体,沐浴乳用在局部重点部位,其余带过即可,免得将皮表上的保护性油脂全部洗掉,而诱发搔痒。
2.适当的使用保湿乳液
维持皮肤的保护屏障,减少角质层的水份及皮脂散失,平时可选用温和的保湿乳液擦身体,要选择不含香料、防腐剂、抑菌剂的产品,以免刺激皮肤导致皮肤痒加重。
3.选用透气、吸汗、宽松的衣物
宜穿着柔软吸汗的棉质衣物。如果流汗后后最好马上更换衣物。避免粗糙、太紧或羊毛、兔毛材质的衣物,容易摩擦或刺激皮肤导致恶化,
4.避免大量流汗
因为汗水郁积在皮肤上易刺激发痒,导致皮肤炎恶化,尤其在夏天或运动完容易发生,所以大量流汗后,最好赶快用清水冲洗掉,或是以湿毛巾擦拭,再换上干爽的衣物。
5.避免搔抓过度感染
尽量不要用指甲搔痒,因为抓破皮后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化脓,建议您可用手轻拍止痒,或者用冷毛巾湿敷减轻痒感;若天气闷热引起则可开空调以降低燥热感。
6.放松心情,避免烦怒引起搔痒加重
按摩方式&时机
以大拇指深层按压,一次按压5秒,一个穴位各按20下,早晚至少各一次
血海穴
【位置】采坐姿找穴,屈膝90度,膝盖骨内侧边缘上方三指幅并拢宽度按压凹陷处。
曲池穴
【位置】屈肘时,手肘横纹端骨边凹陷处。

  该文章《皮疹汗疱疹是湿气风邪惹祸!女中医告诉你怎么改善》由网友『所谓深情』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