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小伤 少年右肩肿成恶性瘤
()一个就读国中的少年,因车祸右肩受伤,起初以为只是简单的筋骨伤,但伤势日渐严重,右肩不断肿大,有疼痛感,进一步检查才发现竟然罹患恶性骨肉瘤,而且已经深入骨头和肌肉组织。
误认生长痛 错失黄金治疗期
骨肉瘤,一般民众较少听到,对此疾病会感到陌生,卫福部南投医院小儿血肿科医师王富民表示,恶性骨肉瘤占儿童骨癌的一半,是最常见的儿童骨癌,且骨肉瘤导致的疼痛常被家长误以为是生长痛而忽略,错失了黄金治疗时机。
发生率占5% 易发病于14岁
根据中华民国儿童癌症基金会的统计,恶性骨肉瘤的发生率在儿童癌症中约占5%,平均最易发病年龄为14岁,恶性骨肉瘤可能会出现在任何有骨骼的身体部位,骨癌是一种由骨骼系统长出的恶性肿瘤。
病理性骨折 运动功能障碍
骨癌有不同的种类,其中最常见的原发性骨癌为骨肉瘤,它会侵犯邻近的组织及器官,也可能会转移至远处的其他器官,如肺脏,目前骨癌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而骨癌常见的症状包括
1) 持续性的局部疼痛。
2) 局部出现迅速生长的恶性肿块。
3) 发生病理性骨折(运动或工作时,轻微受力时便会导致骨折)。
4) 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无法走路或爬楼梯。
5) 其他症状,例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或腰酸背痛等。
保持肢体完整 减少截肢可能
目前恶性骨肉瘤的治疗目标,不但要治愈病童的疾病,使其存活下来,而且还需尽量保持病童肢体及外观的完整,尽量减少截肢可能,治疗方式大概可分成根除性外科切除术加上化学治疗,以及新式辅助化学治疗2种,但王富民医师强调,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骨癌并非只有截肢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