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卫计委全面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2016年7月22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卫计委召开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结题会议,北京市卫计委科教处宋玫处长、疾控处谢辉处长、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庞星火副主任、朝阳区卫计委张瑞副主任、杨宏杰副主任出席了会议。
据悉,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是“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示范区项目中的课题之一,其最终目标是降低艾滋病、乙肝发病率和病死率。为达到这一目标,朝阳区卫计委从基础及支撑体系、艾滋病防治、乙肝防治、示范区综合评价四个子课题出发,通过整合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两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能力,并分别对艾滋病和乙肝两种疾病展开科学研究和干预,通过示范区的综合评价,为“两病”防治提出经济有效、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策略。
会上,朝阳区疾控中心对本区“十二五”期间“两病”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汇报,北京市卫计委科教处宋玫处长、疾控处谢辉处长均给予朝阳区“两病”示范区建设工作高度评价,并代表北京市祝贺朝阳区卫计委“十二五”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图为朝阳区“十二五”两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结题会议现场
记者了解到,在“十二五”期间,朝阳区主要通过政府主导、科技促进,建设以社区为基础、多部门参与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综合立体防治网络。并通过统一诊断标准、检测方法、干预措施、数据采集,开展了规模化、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初步实现了传染病大数据挖掘分析,摸清了辖区居民艾滋病和乙肝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并建立了艾滋病和乙肝综合干预防控模式。在这五年期间,朝阳区主要完成了以下重点任务
第一、建立和完善100余万份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完成111万居民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艾滋病抗体的检测。
第二、建立“四位一体”的诊疗体系,提高HIV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率和依从性,减少二代传播。
第三、建立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乙肝母婴阻断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乙肝母婴阻断普及率,为阳性孕产妇提供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乙肝感染。
第四、建立抗病毒治疗鼓励机制。积极支持和鼓励参加抗病毒药物治疗,提高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和坚持抗病毒药物服用比例,最大程度延长病人生命,降低病死率,降低二次传播率。
,为保证“两病”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朝阳区还着力培养了一支有效的社区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服务团队。据朝阳区卫计委张瑞副主任介绍“在这五年期间,通过技术队伍的锻炼,朝阳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都具备了快速筛查艾滋病、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能力。”
据了解,朝阳区通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持续开展“两病”示范区建设项目,全区“两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朝阳区已阶段性实现了现住艾滋病病例增长率“双降”目标;全区居民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流行率、15岁以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流行率降低至2.3%和0.2%;乙肝母婴阻断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达0.71%,较“十一五”(2.66%)下降明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