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远离糖尿病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糖尿病,具有慢性杀手的本色,慢慢侵蚀掉生活品质,或并发疾病而夺走生命。如何从生活形态展开预防与治疗?由荣总、马偕、长庚的医师来告诉你。

糖尿病,位居台湾十大死因第四名,具有慢性杀手的本色。尽管不是立即危害性命,却慢慢侵蚀掉生活品质,或并发其他疾病而夺走生命。

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血管、眼睛、神经与肾脏,导致心脏病、中风、失明、洗肾,甚至截肢。

台北荣总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也是糖尿病关怀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蔡世泽表示,糖尿病目前仍无法根治,与其说是疾病,更像一种「生理变貌」或「老化的征象」。怎样回归生活常态,重新建立血糖平衡,才是首要之务。

而现在,预防与治疗上的新观念,带来更多建立平衡的诀窍。

一、扩大预防范围

马偕医院内分泌暨新陈代谢科主任简铭男表示,这几年「糖尿病高风险病患」(prediabetes)的观念愈来愈受到重视。这指的是血糖还没有出现明显异常,但存在罹患糖尿病高风险的病人如代谢症候群、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家族史的族群。

「糖尿病的防治范围扩大了,」他说。

蔡世泽表示,高风险的病人处在「灰色地带」,有可进退、调整的空间;若等到真的恶化成糖尿病,目前则认为已是无法根治。

长庚医院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陈思达说,这样的病人,除了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糖值外,可提早求助新陈代谢科门诊,检查自己是不是有葡萄糖耐受不良,或者是胰岛功能健不健全等。

二、监控血糖的黄金三角

简铭男表示,过去控制糖尿病良好与否的主要指标多放在空腹或餐前的血糖值,但这几年来饭后血糖值渐渐受到重视,一来因为人除睡觉外,一天中经常维持在非空腹状态;研究文献也显示,餐后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更容易造成大血管及微小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生理变化。饭后血糖若能真的保持稳定,表示病人能不暴饮暴食、维持稳定的进食习惯,渐渐受到重视。

蔡世泽也表示,这几年对血糖的关照更加完整,强调全面的「稳定」。过去关注血糖高峰,现在则要兼看高低起伏的落差。

「有时候糖化血色素相近的人,有的人控制得却比较好,结果发现是血糖高低变异差很多,」陈思达说,「现在都宁可要『平均』。」

但蔡世泽表示,目前监控饭后血糖还有困难。因为饭后血糖还无法标准化,且达到怎样的数字标准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也还没有很好的对应策略与指引。

在目前,他建议糖尿病病人以「黄金三角」的观念来控制血糖也就是糖化血色素(AIC)、餐前血糖与饭后血糖。

,依个人状况订出目标值。他表示,根据年龄、疾病与并发症的状态,最好与医师讨论三个关键数字要达到的目标值。

第二步,大处着眼。意思是最好还是从糖化血色素着手,因为饭前或饭后血糖监测不容易连续执行;而糖化血色素三至六个月监控一次,容易执行,又能表现饭前后血糖的综合状态,数字涵盖的层面和意义较广,从这儿着手。
 蔡世泽表示,对于中壮年糖尿病患者,目前糖化血色素的控制标准约在六.五到七之间。

第三步,管理基本面。饭前血糖理想的标准在九○到一三○之间,这是血糖控制的基本面,因为若是饭前血糖控制得宜,饭后血糖也较不容易太高。

,才是饭后血糖的管理。一般希望在一四○到一八○左右。

三、人性化使用胰岛素

蔡世泽表示,过去施打胰岛素不方便,且病人也有「能吃药就不打针」的心态,让胰岛素治疗一直是多线口服药后很晚期的治疗。

到了最近,如注射笔的发明,注射时不用抽取药物,只要旋转,就能准备好一次该注射的量;长效型的胰岛素打一次能维持一天,也减少不少麻烦。

最近的指引,如欧美糖尿病学会的共识,就建议必要时提早使用胰岛素,矫正血糖偏高的状态。

四、注意心血管并发症

去年五月,《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报告中指出,糖尿病药物梵蒂雅(Avandia)会增加四三%的心脏病风险。

但蔡世泽和陈思达都表示,这样的争议还没有定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决议梵蒂雅不需下市,但必须在仿单上加注警语;十一月,他们更发布消息,表示梵蒂雅未见引起或排除心肌梗塞风险的足够证据。

陈思达建议,有心脏疾病的病人,或者服药后出现水肿现象的病人要特别注意;病人使用上,也最好从小剂量进入。

其实,糖尿病病人原来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族群,蔡世泽表示,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完全有效预防。但他提醒,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否,和罹患糖尿病的时间长短、有没有家族史,以及血糖、血压和血脂是否控制得宜三个因素息息相关。

糖尿病的罹患时间与家族史很难透过后天控制,但维持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平稳,还是预防并发症最有力的方向。

「最重要的还是健康生活形态的建立,」蔡世泽说。


  该文章《4招远离糖尿病》由网友『早场电影』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