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长期依赖泻药有副作用 中医药方可改善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文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主治医师 邱碧莹

便秘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道问题,特别是女性及老年人
俗话说能吃、能睡、能拉是人类健康最基本的三件事,看似稀松平常,但现代人精神压力大、生活步调快又紧张、缺少运动、饮食不均衡,便秘成了门诊中常见的消化道问题。

根据统计成年人约有15%罹患慢性便秘,通常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年轻人。尤其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活动量减少、牙齿不牢固饮食受限、肠胃道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变差、老人家可能罹患多种慢性疾病或服用各种药物,这些都是造成老人易罹患便秘或加重便秘症状的原因。便秘的临床症状包括排便次数减少、耗时久、粪质坚硬、排出困难、解不净感、腹胀腹痛等。

长期习惯性便秘对身体有不良影响,例如消化不良、胃口减退、口臭、痔疮、肛裂、大便失禁、痘疮、失眠、头痛、烦躁、血压控制不良及生活品质低落等。

长期依赖通泻药物会有副作用,也可能忽视了疾病的警讯
治疗便秘的方法很多,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善用餐后胃结肠反射;精神情绪保持平稳,生活作息有规律,因为繁忙紧张容易加重便秘;摄取足够的纤维质与水分,多活动以促进肠胃道蠕动。

常用来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容积性泻剂、高渗透性或盐类泻剂、刺激性泻剂、软便剂等,这些药物最好由医师诊断处方。有些人一有便秘的症状不明究理就擅自利用成药通泻,久而久之反造成依赖或产生副作用。便秘可能只是单纯的反应身体水分、纤维质摄取不足、活动量不够的一种症状,也可能是身体某种疾病的表现之一、或是服用药物的副作用,甚至可能是潜藏严重疾病的警讯。

便秘若以药物治疗疗效仍不好时,应该进一步检查排除是否为肠道结构异常或其他疾病所导致,正确的治疗才是根本。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或浣肠剂会造成肠道自主蠕动能力下降、肠子感觉神经阈值上升,肠道退化,加重对药物的依赖;也可能使人忽略某些疾病并发排便不顺的警讯,延误早期治疗的时机。

中医采用标本兼治法,擅长治疗虚证型便秘
中医治疗便秘的特色在于分别虚与实,也就是说强调五脏六腑气血虚损不足时所导致的便秘必须要利用补药来治疗,提升脏气的功能,而不是一味使用泻下通便,使身体更虚。中医将便秘分成几种类型

气虚型便秘,患者常觉得排便无力感,每次如厕明明大便不是很硬,却排出困难,要上很久或用力解或按压腹部帮助排便。有时感觉肚子胀甚至重坠感,按压软而不痛,这类型的人脸色恍白没精神,容易疲倦,稍微劳动则气喘吁吁,常见于久病或大病之后、老年人或过劳上班族,甚至是长期依赖泻剂者。
中医治疗气虚型便秘特别强调补气健脾运脾,就是要提升与恢复肠胃道消化吸收与排出糟柏的能力,肠道蠕动推送食物残渣的能力够好,排便才能顺畅无负担。常使用的中药有党参、白术、黄耆,尤其生白术重用效果显著;若兼有阳气不足,可使用肉苁蓉、肉桂、附子温振阳气。
血虚型便秘,患者间隔好几天才排便,常觉得大便干硬,艰涩难出,解便耗时较久。这类型的人脸色萎黄无光泽,容易疲倦打呵欠、头晕、眼睛干涩、手脚麻或抽筋,常见于妇女、老年人、久病的人,可使用补血润肠的中药来治疗,例如当归、熟地、桑椹、芝麻等。
阴虚肠燥型便秘,长期熬夜或年纪大身体真阴亏耗、虚火烁津,肠液枯竭,糟柏难行。患者大便干硬如羊矢,排出难需用力,自觉咽干、五心烦热、失眠、目糊、耳鸣、腰膝酸软,可利用中药滋阴增液润肠法来治疗,如玄参、麦门冬、生地。
气滞型便秘,患者容易胀气腹痛,时有便意却排不顺畅,总觉得解不干净;有些人合并有胃痞闷、嗳气泛酸,咽喉有痰哽阻感,或胸闷似物重压、喜大气;常见于坐卧太久、缺少运动、容易紧张焦虑或精神抑郁的人,或有肠沾黏病史者。可利用木香、槟榔、柴胡、枳壳等中药治疗。
实热型便秘,通常是排便习惯不良、大便多日不解,腹胀结硬感,解便坚硬困难疼痛,或并有痔疮肿痛出血,常见于少吃蔬果、身体水分不足、喜欢吃烧烤炸辣或交际应酬抽烟喝酒的人,可能兼有口臭、青春痘、皮肤过敏、体质肥胖等症。可利用中药大黄、芒硝、芦荟、决明子泻下清热存阴。上述证型可能单独存在或合并出现,治疗原则在于区分缓急轻重、审因辨证论治。

中医灵活运用方药治疗便秘,疗效获得肯定
门诊中常见年轻人为了减重擅自服用助便剂、越吃剂量越重;老年人肠子无力大便困难,图方便自行浣肠通便;术后肠沾黏腹痛便秘苦不堪言;便秘型肠躁症到处求医寻访秘方;不仅便秘无法得到适切的治疗,反而衍生许多副作用。

举例80岁老年慢性便秘,长期依赖刺激性泻剂,体重下降、身体及精神逐渐衰弱的患者为例,经中医使用补气运脾滋阴润肠法治疗后,排便顺畅,成功减低对泻剂的依赖,体重进步,不但身体变好、精神气色转佳、生活品质亦提高。中医治疗便秘的特色在于多种方药可灵活选择应用,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尤其在虚性便秘的治疗上中医更能发挥补益的特长,培元固本、根本治疗。

中医也特别注重养生与预防保健,鼓励患者从日常生活作息、饮食结合药膳食疗、运动结合调畅气机或穴位按摩等,来调和体内的精、气、神。若能结合中医、中药的专长与特色,对于诊治便秘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该文章《便秘长期依赖泻药有副作用 中医药方可改善》由网友『谎言连篇』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