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热潮该跟吗?掌握决策10关键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生酮饮食热潮该跟吗?掌握决策10关键

能燃脂瘦身、控制血糖的生酮饮食为何迷人?因为能短期见效。如果你或者身边朋友也想试试看,先了解有哪些注意事项。

受台客剧场的影片影响,生酮饮食成为今年最受瞩目及讨论的饮食法。

回溯至西元前5世纪,患有癫痫的人被认为是恶灵附身,发病时常被隔离且无人敢靠近,病人没有食物可吃。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肝糖消耗殆尽,就会开始代谢体脂肪为酮体,而酮体可减缓脑部不正常的神经传导,因而改善病人肌肉僵直等症状。而现代医学许多临床试验发现,生酮饮食可减缓儿童癫痫症状,与古时候处理癫痫的原理有些许雷同,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学系教授叶秋莉说。

除治疗癫痫,也有数篇研究指出,生酮饮食能抑制脑瘤。由于肿瘤细胞只以葡萄糖为能量来源,但大脑正常细胞还能靠酮体运作,肿瘤细胞因而受到抑制,台北马偕纪念医院营养师赵强解释。

传统生酮饮食为高脂低糖的饮食形态,脂肪占总热量约80%,糖类降至10%以下,其余热量则由蛋白质供应;而新的生酮饮食则以中链三酸甘油酯为主的油脂(MediumChainTriglycerideoil,MCToil)作为大部分脂肪来源,主要是因MCT油脂较易引起酮体产生,叶秋莉说。

这种饮食促使身体在缺乏葡萄糖的状态下,转而使用肝糖,肝糖耗尽后再将脂肪酸及胺基酸转化为新生葡萄糖利用,接着便以脂肪代谢物──酮体为热量来源。一则因减少淀粉类食物摄取,血糖自然降低,二则因消耗脂肪,在短期内有燃脂减重效果,便被用于减重及非正统治疗的血糖辅助控制手段。

短期见效的方法符合人性,以最少力气、时间取得最大效果,但其他面向有哪些事情该注意?跟风之前应清楚掌握。

关键1/只看到血糖,忽略其他健康风险

身体机制太精密,容易顾此失彼。目前已知生酮饮食可能发生下列健康风险。

1.针对癫痫孩童采生酮饮食治疗2周至2年的研究发现,副作用包括酸血症、肾结石、感染、高尿酸血症、低血钙和高胆固醇等问题,长期则可能导致生长迟缓。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胆固醇)偏高。

3.低血糖昏迷。糖尿病友避吃糖类食物又未调整药物易造成低血糖,低血糖会触发肾上腺素,频繁启动会降低灵敏度,亟需肾上腺素救命时反而上不来,严重者会低血糖昏迷。

4.酮酸中毒。因血液酸度上升,电解质不平衡,影响呼吸、氧气交换,连带影响肺功能,最严重可能致命。

5.酮体产生时易伴随脱水现象,造成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心肌易收缩不良。

6.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量,易阻碍钙质吸收,提高骨质疏松机率。

7.变老、伤心。部分男性将生酮饮食当作大量吃肉的借口,若以高温炸烤烹调,会产生糖化终产物(AGEs)造成身体氧化、老化及心血管疾病。

关键2/不需生酮饮食也会产生酮体

想靠酮体减重,并不需要吃到生酮饮食才能产生。赵强指出,只要某些时段在饥饿状态下,身体就会借由产生酮体提供能量,「比如餐与餐间隔久一点,晚餐后别再吃东西,到隔日早餐间超过12小时,身体就会产生酮体。」

再举个实例,单纯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产生酮体、甚至酮酸中毒。恩主公医院最近收治一名酮酸中毒的28岁女性患者,营养师徐沛甄指出,病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三餐不规律、偶尔正餐没吃到淀粉类食物,或喝了杯含糖饮料,又忘了注射胰岛素,就因恶心、呕吐及倦怠感至急诊就医,被确诊为糖尿病酮酸中毒。

关键3/健康人也可能酮酸中毒

健康无病的人也有酮酸中毒风险。万芳医院内分泌暨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刘汉文为文指出,从国外知名期刊《刺胳针(Lancet)》、《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等5本期刊中,已找到5个非糖尿病人,却因生酮饮食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造成酮酸中毒的病例报告。

这5篇报告发现,这些患者运行生酮饮食的时间最多3~6个月,短期的3~10天就发生酮酸中毒。

关键4/第一型糖尿病及需打胰岛素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不适合采用

酮体仍需胰岛素代谢,先天无法分泌胰岛素,及胰岛素相对不足的病人,酮酸中毒风险极高。

人体内的胰岛素约一半是用于处理饮食增加的血糖,另一半用于管理肝糖和调节脂肪代谢,包括抑制酮体产生。无法分泌胰岛素的第一型糖尿病,及胰岛素相对不足的第二型糖尿病人,处于高血糖时,即使糖类摄取适量,已处于易生酮的代谢状态,酮酸中毒风险极高,严重可能致死。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含脂肪代谢异常及大小血管的病变,若无医护人员监测而贸然采用,易有酮体堆积过多、发生酮酸中毒的疑虑,叶秋莉说。

赵强也担心,不自知已罹患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代谢症候群的人,跟风吃了生酮饮食而出事。他解释,胰岛素偏低时,糖类进入肌肉组织的速度变慢,体内保存的肝糖也减少,一旦心脏有状况如心肌梗塞、血氧不足时,连紧急备用、帮助心脏继续工作的能源(肝糖)都没有。

若是已有肾脏病变的人,借由生酮饮食控制体重或血糖,则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恐导致肾功能恶化、甚至洗肾,徐沛甄说。若是有痛风的人,生酮饮食中过多的油脂也会妨碍尿酸排除,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关键5/高脂饮食增加心血管、癌症风险

饱和脂肪是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威胁,生酮饮食常使用的椰子油即是其一。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Heart Assocition)在2017年明文反对使用椰子油。建议中指出,包括椰子油、奶油、牛油等高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包括动脉粥状硬化、心肌梗塞、中风等。

虽然椰子油含特殊的中链脂肪酸,但不该当成中链脂肪使用。相较其他油脂,椰子油虽然有较多的中链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不易形成脂肪囤积体内,但就椰子油本身的脂肪酸组成而论,仍以长链脂肪酸为主,「椰子油不等于中链脂肪酸,」游能俊诊所院长游能俊说。

目前唯有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被研究证实,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游能俊说「这是累积几十万人,长达10年、20年的回溯性报告结论,何须再争论饱和脂肪比较好?」

在其他健康层面,台湾乳房医学会也指出,高脂饮食是乳癌的危险因子之一。当油脂摄取较高时,胆汁分泌也会增加,长期而言,易有胆结石风险,叶秋莉说。

关键6/生酮饮食易导致营养素缺乏

不吃全谷杂粮类及水果等糖类食物摄取,容易缺乏维生素B、C、E等营养素,必须额外补充综合维他命等保健品,但赵强认为,这方法并不完善,「已知的营养素可以补,但未知的营养素要怎么补?任何补充方法都没有直接摄取食物来得完整。」

,营养素摄取减少,吸收也会变差。脂肪过多的饮食易造成恶心、呕吐、腹泻及食欲不佳等症状,加上营养素摄取不足,仅有的营养素也会因腹泻快速通过肠道,来不及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叶秋莉解释。比如脂肪泻时常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如维生素D缺乏,进而引发骨质病变。

关键7/难长期吃的饮食,恐复胖

减重的最大原则,摄取要少于消耗的能量,若生酮饮食结束后,仍恢复原有不忌口的饮食形态,复胖是迟早的事,乐活诊所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黄峻伟说。

生酮饮食在短期(8~12周)、健康人的体重控制研究发现,确实能降低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但12周之后呢?游能俊指出,人体会适应新的饮食形态,除非搭配运动,否则任何减重饮食法单一运行都会复胖。他解释,运动除增加心肺耐力,也能训练肌力、提升基础代谢率和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提高肝糖转换,对减重、控制血糖都有效益。

叶秋莉也说,运动对体重及血糖控制本就有实质效益,不一定非得配合生酮饮食才有效果。

关键8/尿酮试纸准确度有疑虑

以尿酮试纸测试是否产生酮体并不准确。采取生酮饮食的人会以尿酮试纸测试尿中是否含酮体,以确认自己是否吃对;但人体内酮体不只一种,尿酮检测较能测到的是acetoacetate,而非对身体有用的β-hydroxybutyrate,,尿酮检测有准确性问题,黄峻伟解释。

关键9/别轻忽酮疹与生酮感冒症状

黄峻伟提醒,酮疹及生酮感冒症状如头痛、腹痛、酸痛无力等,有时与酮酸中毒的初期症状类似,切勿觉得撑过适应期就好,以免延误治疗。

关键10/采取生酮饮食,需在专业人员的医疗监测及营养指导下进行

「生酮饮食的注意事项、副作用和禁忌症远超过大部分的药物治疗,不该是拿来倡议大众运行的饮食方式,」游能俊强调,生酮饮食是医疗单位运行的医疗营养治疗,个人不应轻易运行。

生酮饮食属于极端的饮食形态,多数医疗人员并不建议采用。身体在极低糖量下会将脂肪转换为酮体,而胰岛素分泌能力与高血糖程度也影响酮体产生,服药中的糖尿病患者更必须由医师评估后调整剂量,最忌自行减药,以避免低血糖或酮酸中毒,徐沛甄提醒。

即使是糖尿病前期、代谢症候群但无心血管、肾脏等其他健康问题者,也必须在专业人员的监测及指导下进行,一有不适或异常需立即回诊。

她也建议,一般人若考虑采行生酮饮食,应先进行相关体检,带着报告至营养咨询门诊评估,与营养师讨论安全及可行性。

减重、控血糖,低糖饮食就很好

生酮饮食讨论风气盛,医师与营养师们也愿意敞开沟通管道。游能俊针对新病人主动说明饮食减糖量的方法,如何透过低糖但不生酮,就能达到三降(降血糖、降腰围、降药物)的目标,并密切注意所有病人的体重,「如果不说清楚,病人私下开始吃生酮饮食,不是更危险吗?」

真要严格吃生酮也有困难。黄峻伟在门诊遇到数名咨询生酮饮食的病人,其实都无法吃超过1~3个月,他建议,避免高升糖指数的精致淀粉类食物,采低糖饮食即可,并不需要吃到严格的生酮饮食。

低糖饮食的设计可多变也因人而异。赵强举例,每天1碗饭、6份青菜,碳水化合物为90克,即属低糖饮食(一般人一天摄取碳水化合物超过200克)。

生酮饮食是以中链脂肪酸为主的高脂饮食型态

注一般饮食则以符合个人需求的蛋白质及总热量建议,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无标准比例。

生酮饮食的健康风险

短期便秘、酮酸中毒、低血糖、脱水、盐分流失、生酮感冒、抽筋、口臭、睡眠问题、认知及专注力降低等

长期生长迟缓、骨折、肾结石等

低糖不生酮,就能达三降降血糖、降腰围、降药物

每日摄取适量蛋白质及好的油脂,搭配中度或严格控制的糖量。

严格低糖1碗饭+蔬菜至少6份(约3碗)

中度低糖1.5碗饭+蔬菜至少4~6份(约2~3碗)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康健九月号《走路潮》

  该文章《生酮饮食热潮该跟吗?掌握决策10关键》由网友『百鬼夜行』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