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一热 联手抗流感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卫生署新任正副署长,一个直言快语,一个低调沉着。面对新流感,除了医疗资源的调度,两人更需要与全民沟通的智能,打赢这场防疫信心战。

八月六日,亚洲大学副校长杨志良从叶金川手上接下印信,接任卫生署长。那一周,全国添加约七千六百件H1N1新型流感病例。十九天后,台大医院副院长张上淳被指派为副署长,那一周,全国添加约一万四千例新流感病患。

疫情不断扩大的恐慌声中,两位新上任的防疫最高指挥官,打的是一场建构信心的战争。

杨志良和张上淳都有防治新兴传染病的经验。

杨志良在一九九九年担任卫生署副署长时曾对抗肠病毒。担任副署长前一年,肠病毒才爆发大流行,夺走七十八名儿童的生命;张上淳则是二○○三年的抗SARS大将。台大医院在当年第一个接受SARS病患、也率先成功照护患者出院。时任感染科主任的他,就是台大医院SARS工作小组召集人。

首度在新流感战争合作的两人,是否有机会合作打一场漂亮的仗?

心直口快vs.低调沈稳

除了有防治传染病的丰富经验,这对防疫新组合,在专业上与个性上,彼此互补。

杨志良曾三番两次拨电话和登门拜访,把热爱临床与教学,一开始不断婉拒的张上淳,从台大医院请了出来。

杨志良需要借助张上淳的专业,补足防疫战力。

,杨志良的专长在卫生政策与健康保险,而不是感染医学;他虽曾参与肠病毒防治,但肠病毒主要感染三岁以下小孩,不像H1N1与SARS的普遍传染。而张上淳既有抗SARS经验,近年也担任卫生署传染病防治医疗网台北区指挥官,熟悉医疗资源的集成调度。

,防疫除了建构体系与机动应变外,更需要建立全民共识。防疫指挥官能否精确与全民沟通,是关键之一。

这项工作在新流感防治中特别重要,也特别困难。

张上淳表示,SARS患者发烧后才开始传染,量体温、全面防堵是最高指导原则;但H1N1在出现症状前就有机会传播,且患者多是轻症,住院比例低,几乎不可能完全阻绝传播,与民众认为「绝对不能受感染」的期待不同,不断沟通是很重要的。

但因H1N1的防疫思维不似SARS「全面量体温」简单;专家学者纷杂的预测和媒体的放大作用,又让沟通变得更复杂。

为了安定民心,减低恐慌,杨志良曾多次勇于站上火线,在媒体上直言快语。

他曾在外界质疑国光生技制造疫苗的安全性时,回应过去也有人接种其他疫苗后死亡,事后厘清死因,多为其他疾病,但媒体第一时间往往归咎于疫苗。

这段谈话,却被媒体报导为「署长说有人打完疫苗可能就往生」,不断放大解读。

有媒体以「H1N1疫情会瘫痪台湾」的夸大报导,造成社会恐慌;他也开口批评,并说,「我要做一件做为一个政务官很愚蠢的事。对这些非常少数的媒体,我不齿,」六十三岁的杨志良,一改过去的幽默,语气强烈地说。

相对于杨志良的心直口快,戴着细框眼镜、小杨志良十岁、外型温文的张上淳,则显得低调、沈稳。

张上淳在抗SARS期间担任台大医院发言人与卫生署医院感染管制咨询委员会召集人,有民众教育与公开发言经验。

他的发言总佐以许多临床数字与科学证据。每日两次的例行防疫记者会上,就由他负责从医疗专业提供政策建议和疫情解读。

打赢一场信心的战役

,社会还是存在许多疑惑为什么学校量体温,其他地方不量?为什么停课标准是三二五,不是三二七?为什么要再加买疫苗?国产疫苗生产会不会延误?

「还要投入更大精神,说明防疫的背后思维,」张上淳强调。

随着学校开学、流感季节来临,以及若疫情陡峭上升,住院人数可能增加,降低医疗照顾品质……,全台湾都在看,两位防疫指挥官如何应战?

新官上任,正副署长的防疫挑战,才刚要开始。

小文件

杨志良

卫生署署长

出生1946年

学历密西根大学公卫学院博士

经历全民健保规划小组召集人、卫生署副署长、亚洲大学副校长

专长健康管理、卫生政策、健康保险、医疗

小文件

张上淳

卫生署副署长

出生1956年

学历台大医学系、台大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

经历台大医院感染科主任、副院长、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副院长

专长感染症学、院内感染调查与管制、抗生素使用与抗药性问题


  该文章《一冷一热 联手抗流感》由网友『爱郎良^ǒ^』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