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肾结石就该多喝碱性水?常见6问题大破解
夏天天气热,肾结石发作的人增多,不少患者趁着就医询问医师各式各样的肾结石问题,比如说「听说有肾结石的人要多喝碱性水,是真的吗?」、「吃钙片和维生素C锭比较容易肾结石吗?」、「每天一定要喝2000c.c.的水才行吗?」如果您也有相同的疑问,那绝对不能错过以下的解答!
问题1为什么肾结石总爱在夏天作怪?
家庭医学科医师郑翔太表示,肾结石好发于30至50岁,男性患者是女性的2至3倍,造成差异的原因不明,但有可能与荷尔蒙有关。曾经有调查发现,都会区的肾结石盛行率约9%至10%,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在夏天,可能因流汗多、喝水太少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关系,发作率大约比冬天多吃1至2成。
,罹患痛风、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骨质疏松或高胱胺酸血症,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也都是肾结石的高风险族群,应格外提高警觉。
「单侧后腰痛」是肾结石发作的典型症状,但常被民众误以为一般的腰酸背痛。
问题2腰背痛是肾结石的警讯吗?
就像许多疾病一样,肾结石的形成悄无声息,且是经年累月而成,患者通常是因结石太大、卡住尿道回路导致腰背疼痛或血尿,就医检查才发现。不过,国人普遍有「自己当医生」的习惯,刚开始发觉腰背酸痛时,总以为只是单纯的闪到腰、下背痛。
其实,肾结石发作有一个典型症状——单侧的后腰痛。临床在判断肾结石和一般腰酸背痛时,有所谓「Flank knocking pain」的作法,有经验的医师只要敲敲下背和后腰处,若发现疼痛集中在单侧腰腹的某个点,十之八九是肾结石,而大范围的疼痛则为一般的下背痛。
预防肾结石就该多喝碱性水?常见6问题大破解
每个人的体型不同,预防肾结石的每日喝水量并非一致性的2000c.c.。
问题3每天喝水满2000c.c.,才能预防肾结石?
水喝太少确实容易诱发肾结石,但每个人的体型不同,每日喝水量并非一致性的2000c.c.。郑翔太医师表示,个人的建议饮水量应参考体重,以「每公斤体重x35至40c.c.」的公式计算每日饮水量,举例来说,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至少应喝到2100至2400c.c.的水才够。
不过,比起饮水量,更重要的是「排尿量」,如果尿太少造成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矿物质结晶和肾结石发作的机率,就会比一般人更高。至于多少的排尿量才算正常?原则上,除了肾功能不健全和摄护腺肥大患者本来就有尿量较少的情况之外,一般人每天解尿应有2000至2500c.c.,如果量测时有困难,也可以从尿液颜色做判断,尿液颜色愈清澈愈好,越黄代表尿太少。
问题4预防肾结石发作,喝碱性水比白开水更好?
临床抽检肾结石患者的尿液,确实可以发现尿液pH值有偏酸的情况(pH多在6以下),许多人认为喝碱性水可以碱化尿液、较不容易复发肾结石。对此,郑翔太医师表示,身体内的结石有超过8成属于「草酸钙结石」,是钙质和草酸的结合,一般情况下,医师会帮患者开立「结石清」的药物,加速尿液中草酸的排出,进而预防结石的形成。
而碱性水和电解水,虽然pH值偏碱性,但身体本身就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不会因为喝碱性水而改变体质或碱化尿液,所以喝碱性水或电解水预防肾结石是「没有必要的!」民众只要喝一般白开水和RO纯水这类偏中性的水就行了!至于矿泉水,喝了可能有钙太多的疑虑,也不建议当作日常饮用水。
若蛋白质吃太多,会促进小肠中草酸的排出,进而提高形成结石的风险。
问题5肾结石患者别吃钙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
原则上,肾结石患者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关键在于「量」!以钙质来说,虽然容易和体内草酸结合成不易溶解的结石,但长期摄取不足也会导致骨质疏松,医师建议,每人每日钙质摄取量控制在800至1000毫克。
蛋白质部分,虽然可以帮助运动族增肌减重,但一般人若吃太多,会造成小肠中草酸的排出,导致尿液中的草酸浓度增加、pH值更酸,反而会提高结石的风险。除了健身族或特定族群每天蛋白质建议摄取量是「每公斤体重x1至1.2公克」之外,其余一般人与结石患者只要「每公斤体重x0.8至1公克」即可。
至于维生素C,则与蛋白质的情况类似,吃太多也会增加小肠中草酸的排出,导致尿液酸化,提高结石风险,建议每人每日只要维持60毫克的基本总量,并且分次补充即可。
问题6肾结石患者有哪些蔬果不能吃?
郑翔太医师表示,预防肾结石的方法之一就是减少草酸食物的摄取。在蔬菜部分,菠菜、番茄、十字花科和深绿色蔬菜普遍含有较高的草酸,不建议长期摄取,可选择较低草酸含量的洋葱或菇类替代。水果部分,则建议优先选择低草酸的苹果、香蕉或酪梨,少吃高草酸的莓果类、柳橙和橘子。而夏天消暑常喝的啤酒,也是高草酸饮品,最好忌口。
该文章《预防肾结石就该多喝碱性水?常见6问题大破解》由网友『扛起拖把扫天下』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