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食安问题:从自家教育开始做起
「让孩子去种菜就是食农教育?」「食农教育是单纯的营养教育?」「学校的家政课是否就是食农教育课?」拜台湾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安问题,食农教育的议题也开始在各地崛起,但若分析现今多数的「食农教育」范例,不难发现比重上仍是以深入在地农家、近身体验农事、渔事,进而认识当地食材、共食共作等方式来作为课程内容,希望借此培养出参与者尊重土地与自然的态度与能力。
什么是适合我们的「食育」教育
实际上,影响民众选择食物的因素太多,光是提升知识和体验,其实并无法有效地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长期忙碌的生活、三餐不规律、营养偏颇所造成的肥胖、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问题,皆是大家长期屈就于美味、方便及便宜累积下来所致。是故食农教育该如何从「珍惜食物」的学习目的,开始进程到落实行为改变的「均衡饮食」,才是符合目前民众最需要的食育方案。
好的「食育」该从亲子交互开始
其实理想的食育是从家庭做起,透过家庭中良好的亲子交互,带领学龄前的幼儿、以及学龄中的儿童,培养正确的饮食知识,选择食物的能力,及健康饮食生活的习惯。
面对孩子不当的饮食行为,不少妈妈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是不是我厨艺不佳,所以小孩不爱吃?」其实真正应该改变的不是食物,而是孩子的脑袋。只有孩子打心底认同,吃饭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及健康,才会选择对自己健康有益的食物来吃,也才会遵行营养均衡、适时适量的原则。费尽心思改变食物的气味、面貌,把食物藏起来,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那我该如何开始第一步呢?」其实孩子很喜欢模仿大人做一些事情,妳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喂孩子吃饭时,孩子也喜欢喂玩偶吃饭。孩子看我们在准备食物切切洗洗,也会开始模仿切切洗洗。透过交互的方式,让孩子有兴趣靠近食物、认识到五颜六色蔬果底下藏着的不同营养,是能够帮助他们长高长大的,才开始逐步介绍「均衡饮食」的概念。
从自家打造好玩的「食育」情境
所以家长想带领孩子接触饮食教育的活动,其实并不一定要从参观稻田,或种菜种摘水果开始。自己设计一个兼具选择食物、均衡饮食的活动,自己家就可以是孩子专属的「食育小教室」。像是安排孩子一起到超市采买晚餐的食材、亲子共同在自家厨房完成的一道道料理,都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与分享乐趣。
如果担心自己家不是开放厨房,安排相关的活动不方便,也可以安排其他食育相关的交互,像是亲子共读食育绘本、或是一起共玩食育桌游,都是提高孩子对于食物兴趣的方式之一,透过桌游有趣且故事性的消息,不仅能引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也能激发孩子对均衡饮食的好奇与学习兴致,对于孩子平时不易接受食材,例如苦瓜、茄子等,也可以借由游戏情境中角色代入的方式增加孩子对食材的接受度,进而改善孩子挑食的习惯。
想了解更多食育桌游?看过来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foodtopia
(本文由芒果社企营养中心,授权康健杂志使用。)
★就是这餐害你胖?揪出地雷早餐配对 马上检测>>
★上传食物照~让营养师帮你揪出饮食盲点!限时免费分析中>>
该文章《解决食安问题从自家教育开始做起》由网友『相濡以沫 ゝ』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