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敦慈:家的情感味道,来自简单烹调的厨房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时光飞逝,捍卫民众饮食安全的侠医林杰梁,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这些日子以来,林杰梁的学生长庚肾脏科颜宗海医师及其他更多专家医师,共同承接了为民众饮食安全把关的责任。其中,林杰梁的遗孀谭敦慈以护理师、妻子与妈妈的角色出发,给了我们面对食安、家庭与亲子之间的「心」观点,让我们发现,「厨房」不仅是食安的重心,更是家人之间情感连系的关键。
在本身工作、演讲、上节目与顾家等繁忙的生活中,谭敦慈出版了新书。促使谭敦慈出书的真正因素,是感受到三十年来这份家人之间建立起来斩不断的情感连系。「家庭的幸福应该从厨房开始,一个人个性的养成也是从厨房开始;厨房愈单纯愈简单,养出来的孩子个性也就能愈单纯愈简单。」谭敦慈如是说。
深刻记得爸爸煮饭的味道
这一切,还是要从林杰梁过世后讲起。 一般民众对于林家张罗三餐可能会有个误解,就是「因为林杰梁平常照顾大家食安太忙了,都是夫人打理。」亲近林杰梁的人们则可能常听到林杰梁说「抱歉时间到了我要回家煮饭。」以为林杰梁才是下厨房的人。其实都不对。
谭敦慈笑着说,「煮饭」两个字常常会被人认为是包括料理其他菜肴,就算到了现在,林杰梁的学生都还是会说「师母,林医师对您真好,每天回家煮饭。」让她真是百口莫辩。事实上林家是有分工的煮饭是林杰梁的事,谭敦慈负责煮菜,孩子则负责摆放、收拾与清洗碗筷。直到现在,她都还记得孩子三岁时踩在小椅子上洗碗的情景。
正因为林杰梁以前无论多忙,时间一到都会马上下班回家冲进厨房洗米煮饭,老幺林浩桢在爸爸过世后,就变得挑剔起来「妈妈煮饭不科学。」言下之意是煮出来的饭不是爸爸的味道。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谭敦慈是以一杯米搭一杯水的方式煮饭,但林杰梁是以手掌压在米上、以水的高度是否淹过指节为衡量标准,煮出来的饭,口感还是会不一样。
「厨房不是专属某人的,一个家庭的厨房如果都没有使用,将来小孩子要怎么回味『妈妈的味道』或是『爸爸的味道』」?谭敦慈语重心长地说。
((下面还有更精采的谭老师分享喔~))

谭敦慈家的情感味道,来自简单烹调的厨房


家人情感的连系,就在那一道道料理
很多人觉得家庭里,客厅是家人之间重要的交互场所,但谭敦慈认为其实厨房才是关键,因为看电视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有心听孩子讲话。她认为,厨房在台湾不受重视,很多家庭里厨房变成一个装饰的角色,但厨房其实是给孩子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夫妻俩小时候的生活经验都能印证这个概念。「林医师曾说,书读得愈多,离家就愈远。」林杰梁从国中开始就不住家里,他羡慕同学带便当。谭敦慈小时候家境不好,饮食很简单,菜豆一餐吃不完,下一餐改用电锅蒸,还是很美味,这样的饮食记忆到现在都还深刻地留存着,让她回想起以前与家人相处的美好时光。
在现代这个处处是物质诱惑的时代,谭敦慈认为,简单饮食其实能让物质欲望降低。她总是觉得林家的孩子意志力较强,对外在物质的需求较低,不易受到干扰,能专心做好分内的事,亲子沟通也能无碍,主要的力量就是来自「简单饮食」。
负责任,而不是牺牲奉献
谭敦慈认为,料理过程太繁复,事后还要清理、收拾,不会有多少人能长久坚持下去。她指出,简单代表花费时间较短。林杰梁就曾说「厨房不要待太久。」原因是一来厨房的油烟对身体有许多负面影响,第二个原因是,省下来的时间多陪陪家人,「他们会更难忘。」
谭敦慈举例,曾听说有位妈妈洗一次菜要两小时,那一天两餐就要四小时,在她看来这是人生最大的浪费。如果妈妈因为被要求过多,心里不舒坦,负面情绪下可能无法教养出正常的小孩。「林杰梁告诉我,不要做一个『牺牲奉献的妈妈』,而是一个『负责任的妈妈』。」
事实上,简单、清淡的饮食还是可以尝出味道。在林杰梁过世后,有时谭敦慈工作忙会来不及回家煮饭,就问浩桢是否外食解决,但浩桢却会觉得外面的食物味道吃起来都一样,不像在家里,饭有饭的味道,蛋有蛋的味道,即使这些食材都混在一起,但还是能透过敏感的味蕾分辨出来。
简单的厨房与饮食,才有更多时间关照家人。林杰梁过世后,婆家的亲人感谢谭敦慈照顾林杰梁,谭敦慈并不觉得自己是特意在照顾林杰梁,不如说是大家「互相」,共同生活而互相扶持。「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每一个人都要好,这样才会好,我就跟我婆婆这样说,其实我没有特别照顾他,我只是给了(每个人)一个完整的家。」
(图片提供/谭敦慈)

  该文章《谭敦慈家的情感味道,来自简单烹调的厨房》由网友『一杯浅尝』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