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超夯!椰子油真能防失智?医师:注意这4点就行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近来,在美国和中国大陆,椰油可以治疗失智的信息流传越来越广。购买椰油试用的人也越来越多,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大陆的椰油价格已闻风而长,从一单位 38 元跳升到 52 元。笔者作为医生,向读者推荐用椰油试治失智症,是根据可靠的文献,转述他人的意见。现在对长期服用大剂量的椰油应注意的安全服法加以集中的论述。
这里,笔者引用美国药管局对安全用药的标准,来看长期服用大剂量椰油是否安全的问题,供读者参考。
温故知新,椰油作用有理
椰油用于失智,可以使其症状好转,不只是减慢或停顿不前,而是使其向前发展的自然病程倒转过来而减轻,最早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Mary Newport 医生提出的。她的灵感也不是来自天上或梦中,而是在为其患失智的丈夫寻求有效治疗的过程中,在博览文献时触及的。
2000 年代之初,她在阅读一个寻求治疗失智的药品专利申请书中,看到其治疗原理是利用该药品进入身体后,产生可以改进脑细胞供能情况的酮体(Ketones)。而该药品的原料就是她作为治疗和护理早产儿的医生所熟知的椰油。该药品尚在申请专利的阶段而不可得,因而决定给失智的丈夫直接喂食椰油。
专利申请书中具有该药经实验论证的有效和安全的剂量。Newport医生把椰油的相当剂量给丈夫喂食。第一次2汤匙,大约40克。几个小时以后,丈夫的行为、记忆和情绪都展现了明显的好转,使她大为惊喜。从此以后,她给丈夫每天喂食45克椰油,补充45克的医用纯净的MCT Oil。它实际上也是与椰油相当的脂肪酸。所以每日总量高达90克以上的椰油。不过,中国人的体重较白人轻,宜适当减量。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试用,她在2011年,以非医学专业的普罗大众为对象,出版了通俗易懂的专书,向大家介绍了她的经验。其意图是鼓励其他患者也来试用。因为,用她所建议的剂量给患者喂食椰油,安全而有效,花钱不多;在处于失智黑洞中的患者中试用,让其中的阳性反应者减轻症状,值得一试。
她的书发表以来的2年中,在试用的人群中,没有听说试坏了而找她麻烦的人。这在兴讼成风的美国,倒是难得的。相反,她看到了更多的人,也展现了她的丈夫所表现的奇迹似的好转。
我们现在剥开舞台说书式的故事歌唱,把其中的理论梳理出来,供医务人员和病家作深入思考和宣传的参考。
贯穿在那个药品专利申请书中和后来所有椰油防治失智的论述中的一根红线,是一个简单的有机化学物质 「酮体」。它是人在吃进某些油脂食物后在体内产生的自然代谢产物。在1970年代中叶,科学家认识到,在葡萄糖供应不足或出于其他原因不能利用葡萄糖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对神经细胞提供能量。
与此,身体也加速动员肝脏产生酮体,运到脑中,代替葡萄糖为神经细胞供应能量,使神经细胞的功能得以保持或恢复正常。
可是,肝脏用来产生酮体的脂肪只限于中链的。而大多数食油或食物中的脂肪却是长链或超长链的。由于其分子链长而大,在肠道的吸收过程慢,需消化酶的帮助,而且不能立即进入肝脏,而是通过乳糜管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 人体不能用那些长链脂肪来产生神经细胞需要的酮体。
就目前所知, 只有植物食油中的椰子油和棕榈油例外。它们属于中链,一进入肠道,就能够被肠壁中的微血管所吸收而直接进入隔邻的肝脏,代谢分解为酮体,被带到脑中,为饥饿的脑细胞提供能量。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的食物油中, 只有椰油和棕榈油可用来治疗失智。
酮体在肝脏中产生后,只能现产现销,不能保存,,在临床上看到,服用椰油后半小时,即发现血液中酮体水平增加。3、4小时后达到高潮。再过几个小时,开始下降,以致消失。这时脑细胞又陷入饥饿状态。,椰油1天服用最好3次或4次(TID或QID)。
实际测血,不必陷入争论
椰油提供的是中链脂肪酸,它也属于饱和脂肪酸。科学界长久以来认为,经常服用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可以产生过多的胆固醇,导致血管壁变厚,终于造成血管阻塞,增加了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由于这个原因,长久以来,椰油和其他的植物油一样,也被视为应加以限制的食油。
其实,一些新近的研究早已为椰油平反,因为他们发现椰油和所有其他同属的饱和脂肪酸不同它一进入肠道就被送到肝脏而代谢成为酮体,躲开了其他饱和酸代谢成为胆固醇的命运,不使血管壁增厚。
由于这个过程涉及到极为复杂的胆固醇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很多传统的营养学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两派,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至今美国心脏病协会仍然持传统的看法,认为椰油多服以后,会导致血管壁增厚。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从文献上的辩论来看,倾向于认为椰油不使血管硬化。在科学界本身,也能看到新兴的一派越来越占上风。从临床观察来看,笔者尚未读到有服用大量椰油后血脂显著增高的报告。反对者的主要根据,常常只是因为椰油是饱和酸而提出小心的论点。
其实,作为医生和病家,我们可以从实用的角度,在服用椰油之前和以后,对血脂的高度进行测定和对比,来确定椰油是否引起血胆固醇增高,而避开理论的争论。它的浓度不会在食用大剂量的椰油后,第 2 天就有胆固醇水平增高。它要几个星期才会在血液的测定中看出。,笔者建议有此顾虑者,可在服用后2个月再测一次胆固醇。如果真有增高,那时停用椰油也不迟。
从阿逊纳看椰油安全性
笔者最近获悉,美国药管局已对从以椰油为原料制成的 Axona(阿逊纳)粉剂,以所谓「医用食品」之类别批准上市,由医生开处方购买。它的上市对病人,尤其对椰油的服用,有什么意义吗?
阿逊纳是以椰油为原料制出的 100% 纯净的中链脂肪酸。在制作过程中,椰油的化学构成没有变动,改变的只是物理的状态。所以从分子结构来说,服阿逊纳后身体所获得的中链脂肪酸与服用椰油时所获得的没有区别。
我们现在从各自含有的脂肪酸的售价来对比,椰油一瓶装内含一磅,为 453 克,含脂肪酸大约 60% ,有 272 克。售价以 $8.00 计,每克为 2.9 分钱。从阿逊纳来看,一包 40 克,30 包为 1 盒,供 1 个月服用,售价 $ 75.00 ,其中所含的中链脂肪酸共 1,200 克,则每克 6.25 分。
由此可知,通过购买阿逊纳所获得的中链脂肪酸比椰油要贵 2.2 倍( 6.25 / 2.9 )。如果考虑到阿逊纳相对于椰油的很多优点,价钱高约 1 倍,并不算离谱。
这些优点有服用方便、剂量准确、较易落实、便于记录、与前后左右服用情况对比。如果用椰油,要获得相当于 40 克阿逊纳的纯益,就要服用近 70 克。那相当于 3 大汤匙。失智患者能否准确而利索地喂下那么多,其麻烦可知。
这里不厌其烦地引用阿逊纳的情况作为对比,主要意图是要说明,药管局已认可它是医用食品。那就等于是认可了它的安全性。医生可以放心按照它所标明的用途和用量开处方给患者服用,并没有对其使用的安全性提出警告,也没有在处方前需作任何化验的规定。
从化学结构上看,阿逊纳所提供的脂肪酸就是椰油所含有的同一脂肪酸。认可前者的安全,就意味着后者应该也是安全的。
至于阿逊纳被认可为「医用食品」而非对某种病有效的「药」,那是因为药管局还没有看到制造商所提出的疗效报告达到对「药」的高要求。按照他们提出的临床试用结论,药管局认为在比较药物和安慰剂的对比中,经统计学的处理,还没有达到那么明显的要求,还需要更多、更显著的差别才更能支持其有效的论断。
不过,椰油内服时所建议的大剂量,也就是阿逊纳制造商所建议的大剂量,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得到了药管局的认可;这与椰油自己得到安全的认可,没有实质的区别。
服椰油前要作健康评估
这里要指出,椰油毕竟不是经过人工提纯的阿逊纳。药管局对阿逊纳的使用还是加了一个框框──那就是医生的处方。其用意是,和所有的「医用食品」需由医生开处方才能购得一样,顾客必须先经有执照的医生检查,看它是否是病人所需要的,病人是否能在当前的身心两个方面经受得起。
中国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只有在这个毒性是病人所能经受的前提下,它才可能发挥治病的作用。否则未获其利,先受其害,智者所不为也。
就拿椰油而论,当你把它当药用来治疗或预防失智时,它也落入「是药三分毒」的范畴。这时,剂量很大,超过了人们用来烹调菜肴的用量,是否有毒?这就不是常用它来炒菜的家庭主妇所能回答的。
那么,长期大剂量服用,椰油可能有哪些「毒」呢?
第一,造成胆固醇增高,使中风的危险增加。这个问题前面已作了讨论,可以用服椰油前后监测血脂水平解决。
第二,使肝脏的负担增加。椰油进入身体后,其中的脂肪酸经口和消化道时,对身体几乎不造成任何负担或消耗。下一步进入肝脏,情况就改观。在那里,肝脏对来到的中链脂肪酸立即展开繁忙的作业,把它分解和代谢,转化为酮体,运出肝脏供应身体的需要。
对于健康无病的肝脏而言,一天处理不到 100 克的中链脂肪酸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大胆服用。可是,例如长期酗酒和有过肝炎的人,就要验血,作肝功能测定,才能判断其功能是否完好,也才能回答是否宜于用椰油的问题。
第三,有糖尿病倾向,如肥胖者或血糖水平已发现较正常稍高者,以小心为好,或由医生决定是否服用,因为这种病人对于服用椰油所致的酮体增加,耐受的能力较差。容易引起糖尿病恶化。
第四,长期大量地吃任何东西,都很难保证不出健康方面的问题,在服用之前,要让你的医生知道你打算服用椰油防治失智,出现任何问题时,就像别的任何健康问题情况一样,找医生诊视。在医生问病史时,要主动告诉医生,你当前在用些什么药或特别的饮食,不论是自己购买的或朋友介绍的,都要说清楚。帮助医生弄清你的问题。
在以上四个前提下,自购椰油防治失智是安全可行的。 由于自购椰油给家中老人治疗失智的人越来越多,在大陆已呈星火燎原之势。眼看台湾亦将跟踵。可是,它的服用在身体的条件方面还是有前提的。再着专文介绍,使病家有所遵循。
该文章《欧美日超夯!椰子油真能防失智?医师注意这4点就行》由网友『我愿捐出同桌保家卫国』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这里,笔者引用美国药管局对安全用药的标准,来看长期服用大剂量椰油是否安全的问题,供读者参考。
温故知新,椰油作用有理
椰油用于失智,可以使其症状好转,不只是减慢或停顿不前,而是使其向前发展的自然病程倒转过来而减轻,最早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Mary Newport 医生提出的。她的灵感也不是来自天上或梦中,而是在为其患失智的丈夫寻求有效治疗的过程中,在博览文献时触及的。
2000 年代之初,她在阅读一个寻求治疗失智的药品专利申请书中,看到其治疗原理是利用该药品进入身体后,产生可以改进脑细胞供能情况的酮体(Ketones)。而该药品的原料就是她作为治疗和护理早产儿的医生所熟知的椰油。该药品尚在申请专利的阶段而不可得,因而决定给失智的丈夫直接喂食椰油。
专利申请书中具有该药经实验论证的有效和安全的剂量。Newport医生把椰油的相当剂量给丈夫喂食。第一次2汤匙,大约40克。几个小时以后,丈夫的行为、记忆和情绪都展现了明显的好转,使她大为惊喜。从此以后,她给丈夫每天喂食45克椰油,补充45克的医用纯净的MCT Oil。它实际上也是与椰油相当的脂肪酸。所以每日总量高达90克以上的椰油。不过,中国人的体重较白人轻,宜适当减量。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试用,她在2011年,以非医学专业的普罗大众为对象,出版了通俗易懂的专书,向大家介绍了她的经验。其意图是鼓励其他患者也来试用。因为,用她所建议的剂量给患者喂食椰油,安全而有效,花钱不多;在处于失智黑洞中的患者中试用,让其中的阳性反应者减轻症状,值得一试。
她的书发表以来的2年中,在试用的人群中,没有听说试坏了而找她麻烦的人。这在兴讼成风的美国,倒是难得的。相反,她看到了更多的人,也展现了她的丈夫所表现的奇迹似的好转。
我们现在剥开舞台说书式的故事歌唱,把其中的理论梳理出来,供医务人员和病家作深入思考和宣传的参考。
贯穿在那个药品专利申请书中和后来所有椰油防治失智的论述中的一根红线,是一个简单的有机化学物质 「酮体」。它是人在吃进某些油脂食物后在体内产生的自然代谢产物。在1970年代中叶,科学家认识到,在葡萄糖供应不足或出于其他原因不能利用葡萄糖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对神经细胞提供能量。
与此,身体也加速动员肝脏产生酮体,运到脑中,代替葡萄糖为神经细胞供应能量,使神经细胞的功能得以保持或恢复正常。
可是,肝脏用来产生酮体的脂肪只限于中链的。而大多数食油或食物中的脂肪却是长链或超长链的。由于其分子链长而大,在肠道的吸收过程慢,需消化酶的帮助,而且不能立即进入肝脏,而是通过乳糜管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 人体不能用那些长链脂肪来产生神经细胞需要的酮体。
就目前所知, 只有植物食油中的椰子油和棕榈油例外。它们属于中链,一进入肠道,就能够被肠壁中的微血管所吸收而直接进入隔邻的肝脏,代谢分解为酮体,被带到脑中,为饥饿的脑细胞提供能量。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的食物油中, 只有椰油和棕榈油可用来治疗失智。
酮体在肝脏中产生后,只能现产现销,不能保存,,在临床上看到,服用椰油后半小时,即发现血液中酮体水平增加。3、4小时后达到高潮。再过几个小时,开始下降,以致消失。这时脑细胞又陷入饥饿状态。,椰油1天服用最好3次或4次(TID或QID)。
实际测血,不必陷入争论
椰油提供的是中链脂肪酸,它也属于饱和脂肪酸。科学界长久以来认为,经常服用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可以产生过多的胆固醇,导致血管壁变厚,终于造成血管阻塞,增加了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由于这个原因,长久以来,椰油和其他的植物油一样,也被视为应加以限制的食油。
其实,一些新近的研究早已为椰油平反,因为他们发现椰油和所有其他同属的饱和脂肪酸不同它一进入肠道就被送到肝脏而代谢成为酮体,躲开了其他饱和酸代谢成为胆固醇的命运,不使血管壁增厚。
由于这个过程涉及到极为复杂的胆固醇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很多传统的营养学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两派,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至今美国心脏病协会仍然持传统的看法,认为椰油多服以后,会导致血管壁增厚。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从文献上的辩论来看,倾向于认为椰油不使血管硬化。在科学界本身,也能看到新兴的一派越来越占上风。从临床观察来看,笔者尚未读到有服用大量椰油后血脂显著增高的报告。反对者的主要根据,常常只是因为椰油是饱和酸而提出小心的论点。
其实,作为医生和病家,我们可以从实用的角度,在服用椰油之前和以后,对血脂的高度进行测定和对比,来确定椰油是否引起血胆固醇增高,而避开理论的争论。它的浓度不会在食用大剂量的椰油后,第 2 天就有胆固醇水平增高。它要几个星期才会在血液的测定中看出。,笔者建议有此顾虑者,可在服用后2个月再测一次胆固醇。如果真有增高,那时停用椰油也不迟。
从阿逊纳看椰油安全性
笔者最近获悉,美国药管局已对从以椰油为原料制成的 Axona(阿逊纳)粉剂,以所谓「医用食品」之类别批准上市,由医生开处方购买。它的上市对病人,尤其对椰油的服用,有什么意义吗?
阿逊纳是以椰油为原料制出的 100% 纯净的中链脂肪酸。在制作过程中,椰油的化学构成没有变动,改变的只是物理的状态。所以从分子结构来说,服阿逊纳后身体所获得的中链脂肪酸与服用椰油时所获得的没有区别。
我们现在从各自含有的脂肪酸的售价来对比,椰油一瓶装内含一磅,为 453 克,含脂肪酸大约 60% ,有 272 克。售价以 $8.00 计,每克为 2.9 分钱。从阿逊纳来看,一包 40 克,30 包为 1 盒,供 1 个月服用,售价 $ 75.00 ,其中所含的中链脂肪酸共 1,200 克,则每克 6.25 分。
由此可知,通过购买阿逊纳所获得的中链脂肪酸比椰油要贵 2.2 倍( 6.25 / 2.9 )。如果考虑到阿逊纳相对于椰油的很多优点,价钱高约 1 倍,并不算离谱。
这些优点有服用方便、剂量准确、较易落实、便于记录、与前后左右服用情况对比。如果用椰油,要获得相当于 40 克阿逊纳的纯益,就要服用近 70 克。那相当于 3 大汤匙。失智患者能否准确而利索地喂下那么多,其麻烦可知。
这里不厌其烦地引用阿逊纳的情况作为对比,主要意图是要说明,药管局已认可它是医用食品。那就等于是认可了它的安全性。医生可以放心按照它所标明的用途和用量开处方给患者服用,并没有对其使用的安全性提出警告,也没有在处方前需作任何化验的规定。
从化学结构上看,阿逊纳所提供的脂肪酸就是椰油所含有的同一脂肪酸。认可前者的安全,就意味着后者应该也是安全的。
至于阿逊纳被认可为「医用食品」而非对某种病有效的「药」,那是因为药管局还没有看到制造商所提出的疗效报告达到对「药」的高要求。按照他们提出的临床试用结论,药管局认为在比较药物和安慰剂的对比中,经统计学的处理,还没有达到那么明显的要求,还需要更多、更显著的差别才更能支持其有效的论断。
不过,椰油内服时所建议的大剂量,也就是阿逊纳制造商所建议的大剂量,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得到了药管局的认可;这与椰油自己得到安全的认可,没有实质的区别。
服椰油前要作健康评估
这里要指出,椰油毕竟不是经过人工提纯的阿逊纳。药管局对阿逊纳的使用还是加了一个框框──那就是医生的处方。其用意是,和所有的「医用食品」需由医生开处方才能购得一样,顾客必须先经有执照的医生检查,看它是否是病人所需要的,病人是否能在当前的身心两个方面经受得起。
中国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只有在这个毒性是病人所能经受的前提下,它才可能发挥治病的作用。否则未获其利,先受其害,智者所不为也。
就拿椰油而论,当你把它当药用来治疗或预防失智时,它也落入「是药三分毒」的范畴。这时,剂量很大,超过了人们用来烹调菜肴的用量,是否有毒?这就不是常用它来炒菜的家庭主妇所能回答的。
那么,长期大剂量服用,椰油可能有哪些「毒」呢?
第一,造成胆固醇增高,使中风的危险增加。这个问题前面已作了讨论,可以用服椰油前后监测血脂水平解决。
第二,使肝脏的负担增加。椰油进入身体后,其中的脂肪酸经口和消化道时,对身体几乎不造成任何负担或消耗。下一步进入肝脏,情况就改观。在那里,肝脏对来到的中链脂肪酸立即展开繁忙的作业,把它分解和代谢,转化为酮体,运出肝脏供应身体的需要。
对于健康无病的肝脏而言,一天处理不到 100 克的中链脂肪酸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大胆服用。可是,例如长期酗酒和有过肝炎的人,就要验血,作肝功能测定,才能判断其功能是否完好,也才能回答是否宜于用椰油的问题。
第三,有糖尿病倾向,如肥胖者或血糖水平已发现较正常稍高者,以小心为好,或由医生决定是否服用,因为这种病人对于服用椰油所致的酮体增加,耐受的能力较差。容易引起糖尿病恶化。
第四,长期大量地吃任何东西,都很难保证不出健康方面的问题,在服用之前,要让你的医生知道你打算服用椰油防治失智,出现任何问题时,就像别的任何健康问题情况一样,找医生诊视。在医生问病史时,要主动告诉医生,你当前在用些什么药或特别的饮食,不论是自己购买的或朋友介绍的,都要说清楚。帮助医生弄清你的问题。
在以上四个前提下,自购椰油防治失智是安全可行的。 由于自购椰油给家中老人治疗失智的人越来越多,在大陆已呈星火燎原之势。眼看台湾亦将跟踵。可是,它的服用在身体的条件方面还是有前提的。再着专文介绍,使病家有所遵循。
该文章《欧美日超夯!椰子油真能防失智?医师注意这4点就行》由网友『我愿捐出同桌保家卫国』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上一篇:《认识失智症》休闲活动篇
下一篇:善用摄食产热效应,营养师教你7个密技越吃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