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餐桌,3套晚餐 帮爸妈吃得健康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一张餐桌,3套晚餐 帮爸妈吃得健康

老年人很多疾病症状表现不典型,健康的标准也跟年轻人不同。在爸妈日常的一举一动中觉察疾病的线索,及早就医,才能减少受苦。

★最新出刊│6月号 熟龄照顾就医指南>>

清丽短发、削瘦脸颊,衣着简单俐落有型,是台湾营养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吴映蓉给人一贯的印象,在萤光幕前以专家身分谆谆教诲,提示各种营养要诀。身为大学讲师、有个医生丈夫,一双儿女乖巧优秀,人生履历看似完美,吴映蓉其实和许多家庭一样,面临照顾父母的难题。

母亲菜肉打泥吃,如何变美味?

吴映蓉的母亲是干练传统家庭主妇,煮食、洒扫、照顾丈夫和3个女儿,从不假手他人,原本身体硬朗,却在70多岁接连2次中风后,健康状况不断下滑,骨质疏松、肌少症,加上黄斑部病变恶化,视力仅剩眼前模糊暗影,连打电话找人聊天都难,现年86岁的她,在家走动、洗澡、上厕所都必须有人随伺在侧。

孱弱的身子更需要充足的营养补给,但由于吴妈妈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干燥症」,几乎无法分泌唾液,牙齿掉光也没办法装假牙。

家里常见的母女对话

「食物糊糊烂烂,恶心!」

「菜肉混在一起没味道,不吃!」

「和昨天菜色相同,拒吃!」

吴映蓉说,母亲坚持正常吃肉、夹菜,问题是,用牙床咀嚼、将鲜美汤汁吸吮入腹之后,食物本身无法吞下去,只好统统吐掉。如此一来,身体几乎摄取不到营养,去年曾因腰椎压迫性骨折住院,迫切需要营养,那时吴妈妈才勉强接受把食物打成泥状。

为了让妈妈吃得开心点,吴映蓉费尽心思先将肉类、蔬菜熬汤,用汤汁熬粥,菜肉调味后则以调理机打成泥状拌进粥里,保留稀饭米粒口感,又软烂到可轻松吞咽。有时主食换成面线,用牙龈即可咬烂吞食,再搭配其他汤类或蔬果汁,尽量达到饮食多元且均衡的目标。

父亲一换菜色就大怒,怎么够营养?

每天变换餐点花样,吴映蓉设法在有限的烹调方法中,让妈妈吃得有滋有味,但这招在父亲身上就完全行不通了。

89岁的吴爸爸身体保养得很好,每天仍维持6点起床,8点由司机接送到自己的公司坐镇上下班,作息、饮食看似正常,但有个大问题是,他每天只肯吃固定的菜色

●早餐南瓜黑芝麻豆浆、吐司、蛋

●中餐蛋包饭

●晚餐松阪肉、大陆妹、面筋、玉米排骨汤

(图片来源吴映蓉提供)

数十年如一日,一更换他就大发雷霆。饮食无法多样化,摄取到的营养就有限,「你知道我有多无力吗?」她摊手说,每天晚餐都必须准备3套餐点父亲的固定套餐、母亲的菜肉粥、以及她和先生及儿子的一般餐点,其中食材的交互利用,如何设计出皆大欢喜、又省时省力的餐点,每天都考验她的想像力和耐性。

以今天要准备的晚餐来说,吴映蓉枚举,为妈妈准备了排骨肉小鱼干高丽菜粥,鸡肉、海苔也打碎拌入粥里,配上菠菜洋葱牛奶浓汤,再蒸一条咸香的马头鱼,上桌前取鱼肉压细舖在粥上,就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餐。

父亲则不消说,固定的4样菜、汤,配上白饭。而她和先生、儿子干脆煮上一大锅牛肉面吧!洋葱、番茄、胡萝卜炖煮出满室香浓,胡萝卜熬得够烂了,还可以捞出来为母亲加道配菜,第一餐的牛肉炖煮得还太Q,隔天再炖久一点、炖烂一点,就能打成肉泥拌入面线,让妈妈尝到牛肉面线的滋味,一举数得。

即便每天的晚餐都这么丰盛,但吃得少、肠胃功能也不好,所以两老仍然很瘦,为此吴映蓉会在早餐谷片里偷偷加些乳清蛋白,或以优格作为餐后点心,甚至必要时加点安素等补充品,提高蛋白质摄取。

,她观察到,只要晚辈同在餐桌上吃饭,父亲就开始聊天,话匣子一开便顾不得夹菜吃肉,仅扒光白饭、口渴喝几碗汤,就碗筷一搁,撂下一句「吃饱了」不肯再吃,吴映蓉调整自己的用餐时间,每周刻意有3、4天不和父亲共进晚餐,让他能好好吃完饭菜。

「每个老人的『眉角』都不一样,你说怎么办?就算我知道这么多营养知识,也无法强迫他们吃,只能慢慢去试、去观察、去调整,才能找到最适合的照顾模式,」她叹口气说。

心理压力大,自己如何喘息?

尽管爸妈的身体各有不同照顾细节要关注,但平时有外籍看护贴身陪伴在母亲身边,让吴映蓉仍保有自己的时间教学、演讲、写书,已经减轻她许多照顾负担;事实上,更让她感到挫折压力的,是父母从小的管教方式,到现在对她仍不松手。

身为幺女,吴映蓉一手扛起照顾爸妈的责任,一家人包括先生、女儿、儿子,与父母同住17年,至今仍有晚上10点钟的门禁限制,就算是在附近为好友庆生、迟一点返家,一开门就见到父亲坐在客厅等门,立刻破口大骂。

母亲则把全家人的时间掐得紧紧的,每个人几点出门、做什么事、要见哪个人、几点回来,只要晚一分钟没到家,就会随时训话。

「长辈太关心、太保护我们了,」她摇头道,父亲年轻时就很严肃,有时脾气一上来,便冲着晚辈责骂,大家都不大敢亲近他,近年来记忆力退化、又有重听问题,同样的问题、一样的谈话每晚要重复几十次,她和先生总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回答。

既然家有三姊妹,难道不能一起分担照顾责任吗?她摇头说,二姊婚后住在美国,几乎帮不上忙,但会每天打电话问候父母;而大姊在台湾,必要时也会帮忙,但她自己已60几岁,身体不好,母亲惯用的夺命追魂扣对她的心理负担太重,「所以,就我(照顾)了啦!我认命了。」

,每当感觉压力太大、想喘口气时,她和先生就和爸妈请个假,到附近校园操场跑步运动,纾缓身心紧绷,或看场电影,投入声光剧情中,暂时抛开现实烦恼,通常回家时,都能带着微笑继续前行。

(图片来源陈德信)

「有时想想,我其实很幸福啊!父母都还在身边,爱我、疼我,先生也义无反顾,把两老当成自己爸妈一样疼惜爱护,老天对我太好了!」她的招牌开朗性格又回来了。她也有人生体会,人年纪大时真的有很多琐碎的事,需要人照顾,心理上的安慰却不是外佣可以给予的。「我父母常常跟我说,还好你们一家子跟我住,人生感到很安慰」。

照顾父母是吴映蓉的人生功课,是她一辈子的甜蜜负荷,她也早已学会,用正向思考迎接每个挑战。

  该文章《一张餐桌,3套晚餐 帮爸妈吃得健康》由网友『朕只娶一瓢饮』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