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菌类的一种吗 怎么种植和栽培羊肚菌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嫩脆可口、营养极为丰富。它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医药中久负盛名的良药,过去作为敬献皇帝的滋补贡品。如今已成为出口西欧国家的高级食品,是一种不含任何激素,无任何副作用的天然保健食品。下面跟着糖尿病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羊肚菌。

 
     一、羊肚菌是什么
 
    (一)羊肚菌的介绍
 
  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它性平,味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助消化、补肾壮阳、化痰理气、补脑提神等功效,还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菌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菌类,它营养丰富,含粗脂肪26%、粗蛋白20%、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它有助消化、补肾壮阳、化痰理气、补脑提神等功效,还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我们经常食用它,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二)羊肚菌的常见种类
 
  野生羊肚菌颜色不统一,有褐色、黄色 。家种羊肚菌均为很褐色,尖顶。选择时应予以区分。
  羊肚菌的常见种类之小顶羊肚菌
  菌盖狭圆锥形,顶端尖,高2-5cm。基部宽1.7-3.3cm,凹坑多长方形,蛋壳色。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柄乳白色,近圆 柱形 ,长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单行排列,(22-26)μm×(12-14)μm,侧丝顶端膨大,直径达11μm。
  羊肚菌的常见种类之尖顶羊肚菌
  菌盖长,近圆 锥形,顶端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达2.5cm。凹坑多长方形,浅褐色,棱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横脉 相连。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子囊(250-300)μm×(17-20)μm,孢子单行排列,(20-24)μm×(12-15)μm。侧丝顶部膨大,直径达9-12μm。
  羊肚菌的常见种类之粗柄羊肚菌
  菌盖近圆 锥形,高约7cm,宽5cm。凹坑近圆 形,大而浅,浅黄色,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交织。柄粗壮,淡黄色,长约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渐细。子囊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个,单行排列,椭圆 形,无色,(22-25)μm×(15-17)μm。侧丝无色,顶部膨大。
  羊肚菌的常见种类之小羊肚菌
  菌盖圆锥形至近圆 锥形,高17-33mm,宽8-15mm。凹坑往往长形,浅褐色。棱纹常纵向排列,不规则相互交织,颜色较凹坑浅。柄长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浅黄色,基部往往膨大,并有凹槽。子囊近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约100×16μm,孢子单行排列,椭圆 形,(18-20)μm×(10-11)μm。侧丝顶部膨大。
  羊肚菌的常见种类之青川羊肚菌
  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4-10cm,宽3-6cm,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 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圆形,宽4-12mm,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不规则地交叉。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cm,粗约为菌盖的2/3。子囊圆筒形,(280-320)μm×μm。孢子长椭圆 形,无色,每个子囊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侧丝顶端膨大,粗达12μm。
 
    (三)羊肚菌的营养价值
 
  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分子来抑制恶性肿瘤,使癌细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变致癌物 的代方向,并通过结合而解毒,从而减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险。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之功能,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羊肚菌有机锗含量较高,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每百克干样钾、磷含量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的4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的12倍等”。
  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
  ,据测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哕醇、生物素、叶酸等。羊肚菌的营养成份,可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国际上常称它为“健康食品”之一 。羊肚菌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日本科学家发现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质的形成。
 
    (四)羊肚菌的药用价值
 
  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羊肚菌是一种很珍贵的天然补品,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与冬虫夏草功能相同,是一种不含任何激素,无任何副作用的天然滋补品。羊肚菌春末至秋初生长于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针叶阔叶林混交林中,在云南、西藏、四川、贵州有分布。
  看来多多食用羊肚菌是有好处的。
 
    (五)羊肚菌的烹饪技巧
 
  一般我们买到的羊肚菌都是干品,所以在烹饪前要发开,怎样发泡呢?糖尿病网小编教你小技巧哦。
  1不能用开水,也不能用冷水,要用四五十度左右的温水,这种温度的水既能保证羊肚菌的香味发散出来,又不会破坏羊肚菌的口感。
  2水的量要适度,以刚刚浸过菇面为宜,大约二三十分钟后水变成酒红色,羊肚菌完全变软即可捞出洗净备用,发菌的酒红色原汤经沉淀泥砂后要用于烧菜。
  3切记这酒红色的原汤是羊肚菌味道和养分的精华所在。
 
    (六)怎样选购羊肚菌
 
  可以根据羊肚菌的形状来选购,一般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要是损坏了,就不要购买了。
  1要仔细观察蘑菇的表面,要结构完整,闻起来没有发酸的味道。
  2不要购买过于成熟的蘑菇,观察菌盖,没有完全打开,或是打开后没有破裂凋谢的才是好蘑菇。
  3蘑菇中不应该含有太多的水分,特别沉的往往被不良商贩注了水,这样的蘑菇不仅营养流失严重,还特别不容易保存。

    (七)羊肚菌的功效
 
  羊肚菌的两大功效
  羊肚菌的功效大家肯定会是惊呆来了,那么糖尿病网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羊肚菌性平,味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助消化、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还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1抗肿瘤
  羊肚菌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疲劳、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
  2防癌抗癌
  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分子来抑制恶性肿瘤,使癌细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变致癌物的代方向,并通过结合而解毒,从而减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险。

    (八)羊肚菌的禁忌
 
  禁忌人群过敏者忌食。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最适宜中老年人、阳萎、早泄、性功能减退、性欲冷淡者、妇女及脑力工作者等食用。
 
    (九)羊肚菌的食用方法
 
  市面上见到的羊肚菌多数是干品,这是因为羊肚菌产季很短,保鲜极为困难。食用时要将羊肚菌干品发开。发泡羊肚菌很有技巧,不能用开水,也不能用冷水,要用四五十度左右的温水,这种温度的水既能保证羊肚菌的香味发散出来,又不会破坏羊肚菌的口感。水的量要适度,以刚刚浸过菇面为宜,大约二三十分钟后水变成酒红色,羊肚菌完全变软即可捞出洗净备用,发菌的酒红色原汤经沉淀泥砂后要用于烧菜。切记这酒红色的原汤是羊肚菌味道和养分的精华所在。
  【羊肚菌姬松茸石斛汤】
  材料羊肚菌 10克;姬松茸 25克;石斛 15克;瘦肉 200克;食盐 少许。
  做法
  1、羊肚菌和姬松茸用冷水冲洗干净,注意修剪去掉根蒂部,待用;石斛搓洗干净即可;瘦肉剁成肉末,搓成一个大的肉饼。
  2、把所有材料加入炖盅,倒入约3碗开水,炖3小时,加入少许食盐即可。文火炖3小时后就大功告成了!要所有材料吃光光哦,不要浪费!
  这个真的是非常好的汤,孕妇也可以喝,小孩也可以喝,老人也可以喝,男性女性都非常需要的一款汤水,对于亚健康体质或者病后调理都非常非常的好!
  【羊肚菌烧豆腐】
  材料嫩豆腐 一块;羊肚菌 200克;香葱 若干;盐 少许;酱油 适量;水 适量。
  做法
  1、香葱洗净,葱白切段,葱绿切成末。羊肚菌洗净用温水泡发,泡过的水去除沉淀物以后留下来备用。
  2、煎嫩豆腐成形的关键一步锅中加水、少许盐烧开,嫩豆腐放入汆烫一下捞出备用。
  3、炒锅倒入油烧热转小火,豆腐拿在手上边切边小心翼翼地放在锅中。全部放入锅中后中小火煎豆腐,一面煎好小心翻面,直到两面都煎成金黄色盛出。
  4、锅中留少许底油,加葱白爆香,然后把煎好的豆腐、泡好的羊肚菌放入,泡菌的水也倒入,按照个人口味加入酱油调味,大火烧开转小火炖煮至豆腐入味。葱白段用筷子夹出丢掉,装盘后即可享用了。
 
    二、羊肚菌的种植栽培技术
 
    (一)羊肚菌的培育技术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二)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熟料脱袋栽培
  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置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 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 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 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 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三)羊肚菌的种植生态条件
 
  土壤土壤PH要求在6.5~7.5左右,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均能生长。
  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即或发生质量也较差。足够的氧 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温度、湿度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每年春季3~5月雨后多发生,秋季8~9月也偶有发生,但数量很少。羊肚菌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这可刺激菌丝体分化。其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首核形成温度为16~21℃;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 4.4 ~16℃,湿度为65%~85%左右。为此,栽培时间尽量放在11月~12月。
  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强烈的直射光则有不良的影响 。
 
    (四)羊肚菌的种植栽培技术
 
  栽培料配方
  ①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②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③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壳15%、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
  以上三种培养料,可任选一种。料水比为1∶1.3,含水量保持在60%。
  栽培方法
  熟料脱袋栽培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6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置22~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 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在室外选择3阳7 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 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2)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栽后管理
  因羊肚菌是一类喜湿的菌类,在它整个生长期保持湿度是很重要的。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加之温度合适,则菌丝体生长良好,菌核易形成,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果在生长期,尤其早春遇干旱,适时浇水保湿是必要的。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 6℃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如低于4℃的寒冷或超出16℃的温度,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及发育,故在这时候要创造菌核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是十分必要的。,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一定温及适宜的湿度是获得栽培成功的关键。
 

羊肚菌(文健康无忧网)
 
    (五)羊肚菌的种植采摘及保藏
 
  子实体出土后7~10天,便生长成熟,一般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菌盖表 面蜂窝状凹陷充分伸展即可采收。采收后应清理泥土及时晒干或烘干,装塑料袋密封保藏。
    如果以上关于羊肚菌是什么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