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听力残疾患者达2780万人,居各类残疾之首。《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指出,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约为3.5万人,加上迟发性耳聋及药物性耳聋患儿,每年新增听力残疾儿童超过6万人。
降低耳聋发生率,预防是关键。耳聋按发病原因分为遗传性耳聋和非遗传性耳聋。中国人60%的耳聋是可以诊断的遗传性耳聋,主要由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和GJB3四个常见致聋基因所致。GJB2主要引起先天性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先天性耳聋);SLC26A4主要引起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一巴掌致聋”),先天或后天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线粒体12SrRNA主要引起药物性耳聋(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药物等);GJB3主要导致后天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迟发性耳聋)。
通过早期筛查,对先天性耳聋高危人群及早介入抢救性康复,如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可避免儿童因聋致哑,导致语言发育障碍;对于筛查出的药物性耳聋患者出具用药警示卡片,减少儿童母系家族成员发生耳聋风险,并可避免基因突变携带者后代耳聋;对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儿,出具生活指导卡片,将避免或减缓发生听力障碍;对耳聋基因携带者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和后期婚育指导,能为减少聋儿出生提供可靠依据。
我们知道考入名校,成为一名博士有多难,但我们无法体会听障人群在圆梦路上会遇到多少阻碍。博奥晶典从生命诞生之初甚至之前,关心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听力健康,尽可能减少每个人圆梦途中的阻碍。让梦可圆,让未来循声而来!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