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七大危险因子 预防心肌梗塞
晚上六点十五分,台大管理学院地下室的会议室中,EMBA的夜间课程开始。从各地赶来的企业老板或经理人,一边吃着便当,一边专心抄笔记。
他们这次修的不是企业决策,也不是组织行为。而是在前准内政部长廖风德在登山时猝死倒下后,由台大医院云林分院副院长,也是心脏内科主治医师黄瑞仁开的健康学分,谈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不只廖风德,创作歌手马兆骏、电视制作人郭宏亮、民进党前主席黄信介,许多名人在盛年受心肌梗塞的暗袭,被迫中断人生。
心脏疾病稳居台湾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其中,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冠心病)更值得重视。冠心疾病的表现方式很多,有的人是以「稳定心绞痛」的方式表现,冷天、情绪紧张、运动或吃大餐后会有胸口闷、如大石紧压、喘不过气的感觉,有的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传到下颚或左手臂;也有的人在休息时就有类似症状,是「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但无论如何,这类的病人因为有症状,会主动求诊,及早诊断治疗;较不需担心。
黄瑞仁指出,可怕的是,台湾及国外的研究都发现,有一半的心肌梗塞病人在发作时,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有心脏病。如果加上到院前就死亡的心肌梗塞病人,这比例更可能达到六成,令人防不胜防。
根据统计,有六成的男性、近五成的女性第一次发作就是以梗塞、甚至是猝死来表现。
二十岁就该开始的课题
心肌梗塞的发生在于供给心脏血液和养分的冠状动脉里,产生了狭窄和阻塞。如果阻塞和狭窄的斑块突然掉落,就造成血流完全中断。
,预防心肌梗塞的第一步,是预防动脉硬化,避免血栓可能生成的机会。
黄瑞仁提醒,特别是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中,大部份都只有五○至七○%,甚至是小于五○%的阻塞,很多没有症状,也不知道自己的动脉已经开始淤塞。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冠心疾病的预防,是一项该始于二十岁的工程。
「留心自己的危险因子,并且尽力保持危险因子于安全值内,」美国心脏协会建议。
冠心疾病的危险因子包括
年龄。大于四十五岁的男性,以及大于五十五岁或停经后的女性。
家族史。家族有心脏病猝死或脑中风的案例。
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有其中之一都是拥有危险因子。黄瑞仁解释,血脂包括中性脂肪与胆固醇两项,两者最好都不要超过两百;而胆固醇包括好的胆固醇及不好的胆固醇,不好的胆固醇最好低于一三○单位;而好的胆固醇男性至少要四○单位以上,女性要在五○单位以上。研究发现,好的胆固醇太低,也是台湾罹患冠心病的主要指标之一。
抽烟、肥胖或少运动。
这七个危险因子中有三个及以上的人,就要小心冠心病的发生。,要积极诊断,定期健康检查。
心肌梗塞急救守则
心肌梗塞发生的前二十四小时,有五分之一的人会产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有的即便抢救回生命,却因为急救不当,造成脑部受损,成为植物人。
美国梅约诊所出版的《心脏小百科》中更提到,有一五%心脏病发的患者于症状发生一小时内死亡;其中六○%在这一小时内都还未寻得适当的医疗救援。
在抢救的黄金时刻,黄瑞仁建议依循「叫叫ABC」的守则
叫叫唤病患,确定有无意识。
叫尽早求救,拨打一一九。
A(Airway)打开呼吸道。
B(Breath)检查有无呼吸。
C(Circulation)检查脉搏。
但黄瑞仁建议,一般民众在做完「叫—叫—A—B」之后,若病患没有意识及呼吸,即直接进入CPR,不需再检查脉搏。一般统计,八分钟之内,应该开始心脏按摩。在心脏按摩时,刚开始先吹两口气,然后手置于乳头中线链接处,胸骨正中间,身体垂直,以身体的力量往下压,手肘不可弯曲。
每次下压约四到五公分,且压上来时一定要回到原点,速度要快,每分钟约下压一百下,每压三十下后吹气两下,一分钟内大约有三个「下压—吹气」的循环。这样的急救一直要持续至电击器到来,才能避免病患死亡或成为植物人。
该文章《留心七大危险因子 预防心肌梗塞》由网友『旅人不扰』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