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公会吁:台湾长照集成应在地化
台湾长期照护制度是全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医师公会全联会指出,台湾老年人口增加快速,为避免政府财政破产,参考日本集成经验,最好模式应是长照在地化、「医疗」与「照护」无缝接轨,确定医师参与角色,才可让政策顺利推动。
会理事长苏清泉(中)表示,日本长照经验值得台湾政府借镜。(摄影/记者张世杰)
中华民国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苏清泉表示,台湾长期照护制度预计最快2018年上路,总统当选人蔡英文已宣示长照财源将以税收支应。但日前赴日考察后发现,日本长照财源税收及保险各占一半,经费都还严重不足,值得台湾政府借镜。
日本经验 台湾不走冤枉路
以日本为例,发现日本于2000年启动介护保险,也就是长照保险,其于2013年保险给付费用已达9.4兆日圆,同年收入仅8.7兆日圆,出现0.7兆日圆的缺口,由于高龄及失智老人急速增加,预估至2025年支出将高达21兆日圆,成为政府沉重负担。
调查指出,台湾老年人口预计2025年将突破20%,成为超高龄的国家之一,长期照护是不可逃避的重要课题。而台湾的长照制度若要稳定上路,至少在财源规划上应有一半是来自保险的收入,才可以远离政府财政吃紧窘境。
长照社区化 医师是关键
医师公会监事王宏育强调,台湾已是高龄化社会,如果没有特殊的办法,长照终将无以为继,最好的方向就是将长照社区化,以社区医院、在地化的医师为主,尽可能发展「日托照顾」,而不是大规模的全日型照顾机构。
这次参访日本永生会,内含急性医院、中期照护与慢性医院、门诊部、护理之家及失智之家等,所有病患无论是急性病患或失能者,都可由个案管理师来安排转介至适当场域,从急重症医疗一直延伸到照护,相当完整。
特别是,日本长照注重在居家、社区主导为主,长者需要借由医师的评估是否转介。而日本的长照服务都会有医师的参与,政府也愿意花费额外的金额,让医师们更常到府看病,这些都值得学习。
建议政府,可参考日本「时间银行」的作法,让年轻人或尚未生病的老人家先以志工方式照顾长者,待未来需接受照护时,即可以时间点数获得照顾,这些都可作为台湾未来推动长照的参考。
该文章《医师公会吁台湾长照集成应在地化》由网友『糖果小妹』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