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奶油不健康?少添加物卡安心
植物性奶油不含胆固醇,吃起来对健康较无负担?专家指出,动物性和植物性奶油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但植物性奶油制程会添加多种人工添加物,有反式脂肪或饱和脂肪酸高的问题,多吃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较之下,无人工添加物的动物性奶油,食用较让人安心。
坊间意大利面、面包或浓汤,都可能隐藏着看不见的奶油。(摄影/骆慧雯)
手做健康食物的风气兴起,越来越多人喜欢趁闲暇在家做蛋糕和饼干,但在采购奶油材料时,光看名称就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哪一个比较健康。董氏基金会与台湾师范大学学生合作调查发现,市售37件包装标有「奶油」字样的产品中,只有18件的主成分来自牛奶乳脂肪,其余12件为植物性奶油,7件为植物油与牛油、乳脂肪等动物油的混合制品。
动物性脂肪 高饱和脂肪易塞血管
台湾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系主任陈明汝表示,动物性奶油的成分,80%来自动物乳脂肪,加工过程单纯,仅少量添加盐巴和水,色泽多来自乳脂肪成分维生素A和D的天然颜色,品质稳定,多呈现固状,但许多人存在动物性油脂易塞血管的健康疑虑,且价格较高,改而选择不含胆固醇的植物性奶油。
植物性奶油 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伤健康
不过,俗称「人造奶油」的植物性奶油,主要成分为液态植物油,品质不稳定,为了使其变成稳定均质的固态或乳状,制程可能少量混合动物乳脂肪,但动物性油脂贵,部分业者直接添加大豆卵磷脂、脂肪酸甘油脂等乳化剂,且仿真牛奶制品,添加香料和色素以增加适口性和产品色泽。
动物性奶油不健康?少添加物卡安心
许多人吃土司习惯涂抹奶油增加口感和香气。(摄影/骆慧雯)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性奶油的加工需经「氢化」处理,过程会产生反式脂肪;即使有些业者改良加工技术,使成品不含反式脂肪,但仍会产生比原液态植物油更高的饱和脂肪,多吃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组主任许惠玉表示,反式脂肪吃太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阿兹海默症和不孕症的风险,坊间面包、可颂、意大利面、焗饭和炖饭等各式奶油产品,普遍隐藏含有反式脂肪。,饱和脂肪酸摄取过量,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乳癌等疾病的风险。
动物性奶油V.S.植物性奶油 人工添加物成参考选项
究竟奶油该怎么选?陈明汝教授提到,动物性和植物性奶油的营养成分差不多,饱和脂肪酸含量都偏高,吃多都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若以制程使用的添加物角度来看,较建议选择添加物少的动物性奶油。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组副主任陈醒荷补充提醒,即使是动物性奶油,每周摄取也不宜超过2至3次。
陈明汝教授(站立者)认为动物性奶油的人工添加物较少,相较比植物性奶油更健康。(摄影/骆慧雯)
奶油产品种类多 选购需看清成分
坊间奶油产品问题多!董氏基金会和陈明汝教授指出,国内标准检验局对「奶油」产品订有明确定义,需从牛奶脂肪提炼出来,但因不属于强制检验产品,民众容易与人造加工的植物性奶油产生混淆,建议民众选购时应先看清产品标示成分。,呼吁政府相关单位尽快建立奶油相关产品的标示规范,供消费者参考选用。
该文章《动物性奶油不健康?少添加物卡安心》由网友『思及用心』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