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是一味传统中草药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茜草是一味传统中草药,并且具有良好的美容功效,有些人可能听说过茜草,因为有些护肤品中会加入这个中药成分,茜草早期为一种红色染料,供人类使用;而且茜草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别看它功效如此之多,却长在非常偏僻的山坡和路旁;那么,茜草的功效到底有多好?本篇文章将会详细介绍。


     一、茜草的功效作用如何
 
    茜草别名血茜草、血见愁、蒨草、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属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木,长通常可达3.5米;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红色;茎多条,细长,方柱形,棱上生倒生皮刺,叶片轮生,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心形,边缘有齿状皮刺,两面粗糙,叶柄长可达2.5厘米,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有花数十朵,花序和分枝均细瘦,花冠淡黄色,花冠裂片近卵形,果球形,橘黄色。8-9月开花,10-11月结果。
    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古时称茹蔗、地血,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丝绸经茜草染色后可以得到非常漂亮的红色,在历代文献中也有诸多记载。茜草是一种媒染染料,色素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主要有茜素、茜紫素、伪茜紫素等,经套染后可以得到从浅红到深红等不同色调。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二、茜草的作用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茜根"。《名医别录》中记载"茜根生乔山川谷,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又称"苗根生山阴谷中。蔓草木上,茎有刺,实如椒。"《蜀本草》称本品为染绯草,并描述"叶如枣叶,头类下阔。茎叶俱涩,四五叶对生节间,蔓延草木上。根紫赤色,今所在皆有,八月采根。"对照《证类本草》中的"茜根"附图,可认为即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茜草。
凉血止血《本草正义》曰“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热失血之症。古今说解,都无异之。《别录》止血,以血热涌泄言之。一以清血中之热,一以通壅积之瘀,斯血循故道而不横逆。”本鼎味苦、咸,性寒,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诸证。
    疏风通络《本草经疏》曰“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主痹,痹者血病,行血软坚,则痹自愈。”本品可用治热邪偏胜之痹证。本证多由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经络,郁久不解化热所致。症见关节灼热,红肿疼痛,痛不可近,屈伸不便,活动受限,可涉及一个及多个关节。遇热则剧,遇寒则疼痛减轻。有发热、I=1渴、心烦、小便黄热、苔黄、脉滑数。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热搏经脉,瘀阻气血;痹着不行,而为疼痛。茜草根,苦寒而咸;苦可燥湿,寒能清热,咸可入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热清络通则诸证自除。《本草正义》曰“风痹指血瘀血热,痹着不行而言。茜草寒凉,入血而能通瘀活络,是以主之。”
    配乌贼骨乌贼骨性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用于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创伤出血。茜草根,性味苦、威,寒;归脾、胃、肺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二药配伍,一温一寒,均可入血;互展其长,各补其短;用治妇女崩漏下血,疗效增加。
 
     三、茜草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崩漏。不论是月经来淋沥不止,或是久漏成崩,流血量多势急,只要属血热者,都可应用茜草根(炒炭),配海螵蛸、荆芥炭、白术、续断等作为基本方,再随证加减;如属血崩虚证,则配固涩药如龙骨、牡蛎,补益药如白术、黄芪等以固涩止血、健脾摄血,方如固冲汤。
    2、治疗热证血痢,有凉血止血作用,常配川连、黄芩、地榆等同用,方如茜根散。取当归、丹参、牛膝等,研末服或水煎,黄酒冲服。
    3、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发现,茜草根配含羞草根、红背叶(加味含红合剂)治慢性气管炎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其中主要有效药物虽为含羞草根,但茜草根也有镇咳和抗菌作用。
    4、治热证吐血、衄血,配生地、白及、侧柏叶等,但不宜用于血虚吐衄。
    5、治跌打损伤,由于憋气过度而致内有积瘀者,常配泽兰、赤芍、红花等活血祛瘀药同服。
 
     四、茜草治病验方是什么
 
    茜草以根入药,性寒,味苦酸,功能凉血止血、祛瘀生新。炒用治疗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尿血等症,生用治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其治病验方如下
    跌打损伤茜草根120克,红花20克,川芎30克,白酒1000毫升。将上药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两次。
    慢性腹泻茜草、山药适量,炒黑存性,研为细末,加少许红糖。每天3次,每次9克,饭前服,一周为一疗程。
    月经先期,量多、血色深红茜草15克,荆芥炭9克,牡丹皮10克,乌贼骨9克。水煎服,经前一周服,每日一剂,连服5~7天。
    痔疮肿痛茜草30克,大黄10克,虎杖15克,地榆15克。水煎,每日一剂,连用7天。
    荨麻疹茜草根20克,地肤子、蛇床子各10克。水煎,黄酒送服,每日一剂。
    慢性气管炎茜草20克,浙贝母10克,杏仁10克,麻黄5克,石膏30克,甘草10克。水煎,每日一剂。
    过敏性紫癜茜草根30克,生地黄15克,元参12克,牡丹皮10克,防风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一剂。
    口腔溃疡茜草20克,黄连5克。水煎。每日一剂,连服14天。
    外伤出血茜草根、三七适量,研细末,外敷伤处,每日一次。
 
     如果以上关于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用法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