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速度对了,更助消化
饭后散步有益健康,但走得太快、太久反而容易伤身?
古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台北慈济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游志勤解释,饭后散步有助于腹部肌肉收缩、促进肠胃蠕动,尤其现代人多久坐,容易压迫肠胃。,散步能刺激副交感神经,有助纾压,对消化有益。
「但走太快、太久,反而会伤身,」新世纪中医诊所院长郭哲彰表示,饭后走走关键在「放松」,才有助消化,建议这样做
速度愈慢愈好,不超过半小时
饭后散步,讲究愈慢愈好。清代养生名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就曾说「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
郭哲彰表示,慢步能让胃部排空,让食物往肠道走,且放松时也会让消化液分泌较好,帮助消化。
尤其是吃太饱时,一定要起身慢步走动,避免食物积在胃部,造成肠胃不适。
,若是走得太快,动作过度剧烈,血液反而会从肠胃往四肢流动,气血减少不利消化。两位医师建议,散步速度以一分钟90步为理想,约一秒走1~2步即可。散步时间则以10~30分钟为准,不用太久,否则容易耗气。
避免边走边聊天,有助养气
许多人喜欢边走边跟人聊天,或是讲电话。游志勤提醒,步行时说话容易伤气。运动时会让气集中体内,可以养气;但边动边说话,则容易让气散掉,也会流失津液(口水),效果较不好。
郭哲彰也分享小撇步,可以一边慢步,一边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上方的中脘穴,促进循环助消化,但若太撑时可先休息一下再按摩。
有下列状况,饭后先休息再走
「心肺、脾胃功能差、体虚的人,先休息半小时再走,」郭哲彰指出,若有心绞痛、血压低、走路易喘、胃下垂、身体虚弱无力等状况时,应避免吃过饱,且饭后先稍作休息30分钟,再起身走动,才不会造成身体不适。
游志勤提醒,肝炎患者也要注意,中医认为肝功能不好容易影响脾胃,消化吸收速度较慢,建议不要吃太饱,降低肠胃负担。
,散步前可以先简单动动手脚暖身,散步时间约10分钟,过程若感觉肚子不舒服、轻微头晕,便需停下休息。
郭哲彰也提醒,许多上班族习惯吃饱饭就趴桌上补眠,过度压迫肠胃造成不适。即便是带便当,或是假日在家用餐后,都尽量起身在室内或户外走走,吃七~八分饱就好。
该文章《饭后散步速度对了,更助消化》由网友『催泪小丑』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