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逾半无症状 恐延误治疗
千万别轻忽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严重性!血液肿瘤医师表示,根据统计台湾每年约有200例白血病的添加病例,临床上多会伴随有脾脏肿大、贫血、疲累、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过,最近却发现,有高达1/2以上的白血病病友,在确诊前没有明显症状,而是在健检时,惊觉白血球数值偏高而得知,往往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机!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期共3个阶段,9成病人是属于慢性期。
奇美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陈威宇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是第9、22对染色体转位,产生费城染色体和白血病致癌基因(BCR-ABL),导致血液或骨髓内不正常的白血球过度增生,进而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恶性疾病。且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期共3个阶段,9成病人是属于慢性期。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有生机!标靶药物助延命
陈威宇医师指出,过去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往往只能静待骨髓移植,以求得一线生机!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如今慢性骨髓性血癌已非不治之症。且其治疗与追踪更已从过去的骨髓移植和化学治疗,进入到分子医学,也就是口服标靶药物的时代。
事实上,根据临床统计发现,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在服用第一代口服标靶药物的10年存活率,已达8成以上;且在医药技术的持续进步下,慢性骨髓性血癌第二代标靶药物也已问世,存活率预计会更高。
陈威宇医师强调,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想要有效控制病情、评估药品疗效,定期追踪非常重要!(图片/奇美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陈威宇提供)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逾半无症状 恐延误治疗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患者治疗过程中,遵照医嘱按时服药非常重要。
定期追踪很重要!抽血检测掌握疗效
不过,陈威宇医师强调,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有效控制病情、评估药品疗效,定期追踪非常重要!医师一般建议患者每3个月应进行1次抽血,进行分子学定量检测,监测体内费城染色体基因检测(BCR-ABL)的含量是否有效地被药物抑制。
检测BCR-ABL含量的目的,主要是因为根据2013年最新欧洲CML治疗建议,一旦观察治疗3个月后,病人体内BCR-ABL含量是否降至国际标准值10%以下,或达到部分染色体缓解(PCyR),依此可预期病人能否有较好的疾病控制和存活率。
医师一般建议CML患者每3个月应进行1次抽血,监测体内费城染色体基因检测(BCR-ABL)的含量是否有效地被药物抑制。
,建议在治疗6个月后,体内BCR-ABL含量应降到国际标准值1%以下,或达到完全染色体缓解(CCyR);12个月后要降至国际标准值0.1%以下,或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MMR)较佳。而目前最理想的治疗反应,则是降至国际标准值0.0032%以下,也就是几乎测不到BCR-ABL,能够使疾病控制稳定,确保疾病不致恶化。
【医师小叮咛】
临床研究也证实,服药规律性较差的病人,预后进入急性期或加速期的人数,多于服用药较规律的病人,达到治疗目标的人数也较少。
陈威宇医师也提醒,CML患者治疗过程中,遵照医嘱按时服药非常重要。若出现副作用,也千万勿自行调整药量,甚至停药,以免增加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风险。建议仍应与医师充分沟通,再决定调整与否较为合适,才能与疾病和平共处。
该文章《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逾半无症状 恐延误治疗》由网友『梦里称王』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