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的实用选方 地骨皮的药用价值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地骨皮,别名枸杞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是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可入药,具有退热除蒸之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

 
     一、地骨皮的主要价值
 
     药材简介【异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本经》),枸杞根,苟起根(《本草经集注》),枸杞根皮(《药性论》),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河南中药手册》),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东中药》),红榴根皮(《中药材手册》),狗地芽皮(《四川中药志》)。
    【考证】出自《外台秘要》
    【来源】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植物形态详"枸杞子"条。
    【采集】春初或秋后采挖,洗净泥土,剥下根皮,晒干。
    【药材】干燥根皮为短小的筒状或槽状卷片,大小不一,一般长3~10厘米,宽0.6~1.5厘米,厚约3毫米。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有错杂的纵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较平坦,有细纵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黄色,内层灰白色。臭微。味微甘。以块大、肉厚、无木心与杂质者为佳。
     采制全年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根皮呈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卷片。筒直径0.5~2cm,厚1~3mm。外表面土黄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交错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厚,土黄色;内层类白色。微有香气,味稍甜。
     化学成分根皮含甜菜碱(betaine)、枸杞酰胺(lyciumamide)、β-谷甾醇,柳杉酚(sugiol)、蜂蜜酸(melissic acid)、亚油酸和桂皮酸。
     性味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附注同属植物宁夏枸杞L. barbarum L.的根皮,亦作地骨皮用。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生产。
 
     二、地骨皮的文献论述
 
     1.李杲四物汤内加地骨皮、牡丹皮,治妇人骨蒸最妙。地骨皮治足少阴、手少阳有汗而骨蒸者。
     2.《纲目》枸杞之滋益不独子,而根亦不止于退热而已。但根、苗、子之气味稍殊,而主治亦未必无别。盖其苗乃天精,苦甘而凉,上焦心肺客热者宜之;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此皆三焦气分之药,所谓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至于子则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止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分而用之,则各有所主,兼而用之,则一举两得。世人但知用黄芩、黄连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黄柏、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阴火,谓之补阴降火,久服致伤元气,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予尝以青蒿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人所未喻者。
     3.《本草汇言》王绍隆云,骨中火热为眚,煎熬真阴,以地中之骨皮,甘寒清润,不泥不滞,非地黄、麦冬同流。
     4.《本草正》地骨皮,枸杞根也,南者苦味轻,微有甘辛,北者大苦性劣,入药惟南者为佳。其性辛寒,善入血分,凡不因风寒而热在精髓阴分者最宜。此物凉而不峻,可理虚劳,气轻而辛,故亦清肺。
     5.《药品化义》地骨皮,外祛无定虚邪,内除有汗骨蒸,上理头风,中去胸胁气,下利大小肠,通能奏效。入泻白散,清金调气,疗肺热有余咳嗽;同养血药,强阴解肌,调疮痘不足皮焦。以其性大寒,酒煎二两,治湿热黄疸最为神效。牡丹皮能去血中热,地骨皮能去气中之热,宜别而用。
     6.《本草新编》地骨皮,非黄柏、知母之可比,地骨皮虽入肾而不凉肾,止入肾而凉骨耳,凉肾必至泄肾而伤胃,凉骨反能益肾而生髓,黄柏、知母泄肾伤胃,故断不可多用以取败也,骨皮益肾生髓,断不可少用而图功。欲退阴虚火动,骨蒸劳热之症,用补阴之药,加地骨皮或五钱或一两,始能凉骨中之髓,而去骨中之热也。
     7.《本草备要》朱二允曰,地骨皮能退内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实不知。病或风寒散而未尽,作潮往来,非柴、葛所能治,用地骨皮走表又走里之药,消其浮游之邪,服之未有不愈者,特表明之。
     8.《要药分剂》丹溪云,地骨皮能治风者,肝肾同治也;肝有热则自生风,与外感之风不同,热退则风自息。夫地骨皮本非入肝之药,丹溪云然者,以肝肾同位而同治,骨皮既能退肾家虚热,则龙火不炽,雷火亦平,自能息肝热所生之风,虽不入肝经,而肝风亦并治也。且骨皮入肾、三焦二经之外,不入肝,更不入肺,即肺中伏火亦能降泄,则不必疑于肝风之不能息也。,肾药兼治肝,乙癸同源也。肾药兼治肺,金水相涵也。
     9.《本草述钩元》地骨皮,能裕真阴之化源,而不伤元阳,故与苦寒者特殊。凡人真阴中有火,自相蒸烁,而见有汗骨蒸,宜此对待之。须知此味不兼养血,却专以益阴为其功,虽能除热、却不以泻火尽其用,即曰益阴气者,便能泻火,但直以为泻火而用,则此味专以除热,不能治虚矣。彼病后之虚烦地仙散,及健忘之读书丸,心气不足、惊悸健忘之补心丹,并赤白浊之清心莲子饮,可概谓之泻火乎?或曰,兹味治风,风正阳之淫气所化者也,独不谓之泻火乎?不知益阴气以退三焦之虚阳,但令阴气得为阳守,所程治效,总完一个阴气耳。其有不病于阴弱阳盛,止由阴气不足而亦用此为滋益之元者。故于各证之治,须当识此义也。
 
     三、地骨皮的实用选方
 
     ①治骨蒸肌热,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地骨皮(洗,去心)、防风(去钗股)各50克,甘草(炙)0.5克。细末,每服10克,水一盏,生姜三片,竹叶七片,煎服。(《本事方》地仙散)
     ②治热劳地骨皮100克,柴胡(去苗)50克。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10克,用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③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麦门冬二升,小麦二升。上三味,以水二斗,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千金方》枸杞汤)
     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50克,甘草(炙)5克。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⑤治吐、下血枸杞根皮、子,为散,煎服。(《普济方》)
     ⑥治血淋地骨皮,酒煎服。若新地骨皮加水捣汁,每盏入酒少许,空心温服更妙。(《经验广集》地骨酒)
     ⑦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地骨皮(锉)、土瓜根(锉)、栝楼根(锉)、芦根(锉)各75克,麦门冬(去心,焙)100克,枣七枚(去核)。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20克,水一盏,煎取八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地骨皮饮)
     ⑧治消渴唇干口燥枸杞根五升(锉皮),石膏一升,小麦三升。上三味切,以水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饮之。(《医心方》枸杞汤)
     ⑨治时行目暴肿痒痛地骨皮(切)三斤。以水三斛,煮取三升,绞去滓,更内盐二两,煎取一升,洗目。(《圣济总录》地骨皮汤)
     ⑩治风虫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用水煎饮亦可。(《肘后方》)
 

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文健康无忧网)
 
     四、地骨皮的功效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用地骨皮的浸剂、酊剂及煎剂给麻醉犬、猫、兔静脉注射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伴有心率减慢和呼吸加快;给不麻醉大鼠灌胃亦有明显降压作用。地骨皮注射剂给麻醉犬静脉注射0.375g/kg能使其血压下降至零而死亡,小剂量重复注射未见快速耐受现象。地骨皮甲醇提取物给大鼠静脉注射0.5g(生药)/kg 亦有明显降压活性。地骨皮降压期间,心电图可见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T波减低,中毒剂量可使豚鼠心脏产生房室传导的部分性乃至完全性阻滞。地骨皮的降压作用除有中枢参与外,还可能与其阻断交感神经末梢及直接舒张血管的作用有关。,枸杞素A 和枸杞素B 有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素的作用,亦为其降压作用机制之一。
     2.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4~8小时后尚未恢复。对于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并无明显对抗作用,但可缩短高血糖维持时间。家兔皮下注射地骨皮浸膏,亦可使血糖降低。地骨皮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胰岛B 细胞的形态结构损害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地骨皮浸膏灌胃,能使实验性家兔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下降,但对甘油三酯含量影响不大,对肝脏脂肪含量亦无明显影响。甜菜碱则有抗脂肪肝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地骨皮煎剂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与弗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作用;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病毒株有抑制其细胞病变作用;对结核杆菌为低效抑菌药物。
     4.解热作用 地骨皮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及乙醚残渣水提取物灌服或注射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显著退热作用。其乙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后残渣之水提取物并无作用。其解热作用比氨基比林弱,约与其他解热药相等。
     5.其他作用 地骨皮水煎剂对正常小鼠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有抑制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脾细胞白细胞介素-2产生降低有显著提高增强作用;对硫唑嘌呤所致白细胞介素-2产生超常有抑制作用。
 
     如果以上关于 地骨皮的功效作用 地骨皮的实用选方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