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高风险群?肥胖糖尿病患多留意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了解疾病的前因后果,一直是医学界很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因为若能把某个病的来龙去脉推算得越准,那个病就越能被预测及早期被诊断。甚至于预防它的发生。有这些症状的女性朋友,都算是乳癌的高危险群

【糖尿病】

根据2000-2010 年,10 年间的研究发现,有糖尿病的妇女,会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多23% 的乳癌发生风险,尤其是停经后妇女上升的风险更高。这种相关性在欧洲女性较美国及亚洲女性明显的高,在我的研究中,也同样显示台湾妇女糖尿病为次于服用女性荷尔蒙,及年龄的一个发生乳癌重要因素。

胰岛素

是由胰脏分泌的荷尔蒙,正常人的胰脏是根据血中葡萄糖的浓度来分泌胰岛素,血糖上升会刺激胰岛素分泌,相对的血糖下降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经此调节机转,使血糖可维持在正常的范围。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并且促进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促进细胞从血液中摄入脂分子,并转化为三酸甘油脂,促进脂肪细胞将脂肪酸酯合成为脂肪。

胰岛素也可通过控制胺基酸的吸收,来增强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这些是细胞在有规范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分化所需的材料及工作,当我们身体不再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不能够被身体所利用时,就会出现糖尿病。

乳癌高风险群?肥胖糖尿病患多留意

可能的机转有糖尿病患者血中胰岛素高,或血清酯联素下降(adiponectin levels由脂肪细胞所分泌的蛋白质),这个消息经由胰岛素接受器(insulinreceptor,IR)或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接受器(insulin-like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的传递,去活化了extracellular-related-kinase (ERK) and the AKT pathways,而ERK 及AKT,为与乳癌细胞增生、扩散相关的重要路径。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另一个与糖尿病相关的妇科病症,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是指长时期不排卵所产生体内过高的雄性激素,会有胰岛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问题,表现如糖尿病的前期;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人,下视丘GnRH 分泌频率异常增加,导致持续性的黄体激素(leuteinizing hormone,LH)上升,卵巢鞘膜细胞中的雄性激素(androgen)浓度会增加,而过去的研究也显示,过高的血中雄性素、睾固酮素浓度,皆与增加乳癌的发生风险高度相关。

所谈到的这些,是推算疾病很重要的几个面向,另有一些是未定论的风险,将于后文谈及;不过,读者已可从前面的几项来累加,当累加越多项时,乳癌发生风险越高。但乳癌并非仅只是累计而已,而是以倍数相乘的机率增加罹病风险,各位妇女朋友如何从可改变的项目先剔除风险因子,就是对自己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如果已是一位乳癌病友,则从可改变的项目先剔除,是自己减少复发、扩散或侵犯另一边乳房的防线布署。

【肥胖】

研究显示,肥胖和久坐的生活型态,会增加停经后妇女罹患乳癌的风险。而且罹患乳癌后,比非肥胖的妇女预后较差,乳癌造成的死亡率,足足增加三分之一。肥胖会使血液循环中雌激素浓度增加,由前段谈荷尔蒙的章节,已说明了会促进乳癌细胞加速繁殖及增生,体重越过重,脂肪细胞数量越是大增,脂肪细胞生成雌激素的量就更增加,进而加速乳癌的变大或扩散。

瘦体素(leptin)是脂肪细胞(adipocytes)所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neuroendocrine)荷尔蒙,肥胖妇女体内的脂肪细胞含量较多,瘦体素的生成也相对增加,这跟体

重的控制有关。当脂肪细胞吸收过多卡路里时,会释放瘦体素于血清中,作用于下视丘,进而降低食欲及增加代谢效率。

台大张金坚、郭应诚教授及马偕张源清医师,三人的研究发现,瘦体素增加致癌蛋白(c-Myc)的表现,刺激乳癌细胞株的增殖,及血管新生而加速肿瘤转移,也会使对抗细胞凋亡的基因表现增强,使得肿瘤越长越快,甚至不会凋亡。这些可能因肥胖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一个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肥胖妇女,有较高的罹癌风险,且治疗预后较差的原因。

妇女更年期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浓度因为卵巢停止分泌而大幅降低,依据先前荷尔蒙致乳癌的说法,罹患乳癌风险也应大幅下降才对,但为什么更年期后肥胖妇女仍是乳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子?

因为肥胖妇女的乳房,除了乳腺组织外,其周边基质大部分由脂肪组织所取代,这些为数颇多的脂肪细胞,分泌大量瘦体素,直接且持续刺激周遭乳腺组织,使乳腺细胞癌变,加上脂肪内的酵素具有将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转换成雌激素的活性,又使乳腺组织被周边的大量雌性激素刺激,因而导致乳癌的发生。

【更年期妇女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究证据显示,更年期妇女身体质量指数BMI值应介于25-29.9 之间者,较小于25 者,为1.59 倍的乳癌发生风险;如果身体质量指数大于30 者,则为1.70倍的乳癌发生风险。,多运动,减少乳腺旁的脂肪,注意热量及脂肪的摄食,不要建立有利于乳癌形成的环境,才是根本的保生之道。

【中医的介入时机点,察觉体质风险】

当一个不起眼的小混混,坐大成蛮横的杀手,再怎么循循善诱,都缓不济急了!讲究预防医学的中医,在察觉病人的体质具有高风险时,从检查过程里可能开始看到病人的泌乳激素已经在上升,加上病人本身是很紧张、敏感、压力很大、乳房易肿胀、月经周期不适……这些条件下,已经在养成病变环境,即便是还在这样的阶段,中医都会依循病者的身体语言而及早的介入。

在这阶段的病人,她最基本功课是不要熬夜、情绪压力一定要减轻,然后再加上中药调理,尽量让那个坏份子在新生的体内环境中「知难而退」,剩下「有待重整」的身体机能,中医师再想办法一步步的来清理、维护。

本文出自大块文化《中西医并治,夹击乳癌》


  该文章《乳癌高风险群?肥胖糖尿病患多留意》由网友『__演(自己。』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