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难瘦?17习惯助减重(上)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健康减重,一直都是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举凡电视媒体、书报杂志甚至网络,总会有人分享如何成功减重,但最让上班族感到沮丧的就是工作太忙碌,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做这些健康减重的项目,例如找时间运动,找时间做饭,找时间参加减重班等,根本不可能。

让上班族感到沮丧的就是工作太忙碌,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做这些健康减重的项目,例如找时间运动,找时间做饭,找时间参加减重班等,根本不可能。

其实忙碌的上班族也能成功减重,只要从你日常的「生活小习惯」着手,就能效果显著。根据美国CNN网站6月份的健康新闻,让潘老师带你深入了解,17个能让上班族迅速减重的生活小习惯。

习惯1/抛开「零或壹」的错误心态

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健康暨运动科学系副教授卡图拉(Katula)博士表示,当你迈向更健康生活方式时所做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许多人会花一个钟头上健身房锻炼或吃上一整天的减重餐,但如果因为忙碌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就会立刻颓废沮丧,心生放弃减重的念头。

不要仅看一时的成败与否,而应着眼于可以让健康加分的任何一个小动作。举例来说,你今天忘了去健身房,并不代表着在一天中其余的时间都不需要注意热量摄取的多寡。要抛弃「零或壹」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聚沙成塔的概念。现代人生活忙碌,无法整碗捧去,必须一点一点的拿。

上班族难瘦?17习惯助减重(上)

每天预留30分钟或60分钟的时间锻炼是最理想状态,但由于太忙碌,可能找不出整段完整的时间,这时你就应该利用片段时间来运动。

习惯2/每餐少吃一点,真的非常容易做到

不需要餐餐自己煮,或吃减肥餐来减肥,你只需要在目前的餐点中少吃一点就行了,一般人每天约须消耗掉1200~1500大卡的热量,如果想要持续健康减重,就是每餐少吃或者跳过甜食,一点也不困难。

习惯3/正餐不能省

这个论点非常重要,人体一旦超过4~5个钟头不进食,会让新陈代谢速率减缓,影响血液中荷尔蒙与胰岛素的浓度,且长时间不吃,当你终于可以吃饭时,常常又会吃过量。许多过重者都是因为生活太忙碌,而没有规律进食所导致,有些人早上只喝一杯咖啡,直到傍晚,都没再吃进真正的食物。

这样血糖不稳定,就很难瘦下来,最好是要规律进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习惯4/利用片段时间来运动

每天预留30分钟或60分钟的时间锻炼是最理想状态,但由于太忙碌,可能找不出整段完整的时间,这时你就应该利用片段时间来运动。

举例来说,你可以将锻炼时间分配到一天中不段早上走路10分钟,中午走路10分钟,晚上跳绳10分钟,把它变成习惯,如此就可达成一星期运动150分钟的目标。规律持续的运动,就符合积少成多的理论,也是最省事的减重方式,

久坐不利于你的心脏、大脑,,还包括你的腰围。赶快将屁股从椅子上移开,增加站立、行走或是锻炼的时间。

习惯5/小幅度更动原来的餐点内容

小幅度更动食物的方式也和利用短时段运动的拆散原理是一样的,比较容易执行,例如从汉堡里将奶酪去掉,或是从千岛酱换成和风酱等诸如此类的方式。

还有你平常喝的饮品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不限于固体食物,像是原本喝可乐、汽水可以换成苏打水中放入半颗柠檬,或咖啡少糖/无糖,都能够让你一年内掉个好几磅。不求速成,但求长长久久。

习惯6/能站着就不要坐

久坐不利于你的心脏、大脑,,还包括你的腰围。赶快将屁股从椅子上移开,增加站立、行走或是锻炼的时间。这样做也许不一定对体重下降有帮助(如果有,更好),但却可以持续维持你减下来的体重,不要小看这个生活小习惯。

如果你的工作没办法让你站着一段时间,那就趁早上搭车、开小组会议、晚上跟朋友通电话、甚至是看电视等时段,让自己站起来,不要坐着。

当你觉得白天时间不够用时,或是当你想要规律运动而硬挤出时间时,通常就会更晚睡或更早起。

习惯7/确定睡眠充足

当你觉得白天时间不够用时,或是当你想要规律运动而硬挤出时间时,通常就会更晚睡或更早起。这样的策略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睡眠时间不够,表示你体内的组织器官没有时间进行适当的修复,以便维持正常的运作功能。所以睡眠时间及质量一定要足够,加上少吃和多动才更有可能达到减重的目的。

习惯8/聪明使用周末

即便上班已经让你累垮,但至少还有2天的周末时间,妥善规划,可以让你去添购健康食材,并准备下一周餐盘的菜色。,你也可以利用这2天,进行较长时间的锻炼项目,如果你能在周末运动120分钟,那么在周间就可以花较少的时间,也就能轻松达成一周运动150分钟的目标了。

待续...


  该文章《上班族难瘦?17习惯助减重(上)》由网友『愉悦混乱』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