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顺产、剖腹产对盆底肌的损伤一样大
这里说的“松”,主要是因为产后盆底功能下降导致的阴道松弛。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
据统计,我国37.8%~45.2%的已婚已育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其患病率超过了高血压、抑郁症和糖尿病,医疗费用高于冠心病、骨质疏松症和乳腺癌,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
经研究证实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且不管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产后盆底功能均有所下降。尽管剖宫产后盆底功能下降低于阴道分娩,但是并不能预防远期尿失禁、阴道松弛等并发症,并且不能依靠剖宫产术来维持正常盆底功能[1]。
妊娠、阴道分娩、剖宫产均会造成盆底肌受损
妊娠期,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大,到妊娠足月时子宫比非妊娠期增加了约数百倍,子宫重量增加近20倍,重力的牵拉会导致盆底肌肉正常功能及生理代谢异常。
阴道分娩,胎儿通过产道时,盆底肌肉被极度牵拉,特别是肛提肌。拉伸程度有多可怕,正常阴道直径为2.5厘米,一般出生的婴儿头部的直径约有10厘米,即分娩时阴道要扩张到10厘米。这时候的肛提肌变薄、撕裂、收缩能力下降,就像一只过度拉伸的皮筋,失去了原有的弹性。与此同时,拉伸的肛提肌还极易伴随水肿,最终引起盆底肌肉及筋膜撕裂和神经损伤,发生尿失禁、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剖宫产,盆底肌的伸展率可以达到3.26,这是非妊娠期女性骨骼肌的最大伸展率(1.5)的217%。肌肉组织极度伸展,甚至发生断裂,造成损伤。[2]
且根据研究文献表明:产后42天经阴道分娩的盆底受损比例明显大于剖宫产,但产后3个月、6个月、1年后,两种生育方式盆底肌受损情况均为显著差异。[3]
不管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都避免不了对盆底肌肉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伤。
所以,女性分娩后一定要为保证自己将来的生活质量做些积极的准备,产后及时做盆底肌修复,能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和最被肯定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技术进行的盆底肌锻炼。
现各大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的盆底康复中心都在应用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技术开展盆底肌修复,妈妈们可以选择临近的盆底康复中心排队就医。
怕麻烦,或者因为奶娃、工作等脱不开身的产后妈妈,可以选择家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家进行盆底肌修复治疗。
比如大悦盆底康复治疗仪,它使用和医院同样的治疗原理(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坚持使用能实现和医院同样的治疗效果;治疗仪不但体积小巧、操作简单、便携,在家就可以自行完成盆底肌修复治疗,出差旅行都方便;而且,它还配有专人专用电极头,将阴道电极放置入阴道内,能够向肛提肌释放一定量的电刺激(双向、恒流、对称电流脉冲),刺激盆底肌肉自主收缩,从而增强盆底强度,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症状,确保有效治疗的同时还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治疗仪内设有60种专属定制方案,对症治疗更有效;而且,它还设有游戏模式,边玩边锻炼,盆底肌修复过程轻松有趣。
妈妈们,不要再为了避免“松”而选择“白切一刀”了。产后尽早修复盆底肌,多一点耐心和信心,总有一天会重拾孕前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郭仁妃.吴燕.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阴道收缩力及性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M].重庆医学2017:3696.
[2]王芳.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探究 [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9,(6): 153.
[3]裘轶超.张珂.分娩方式对再生育与初产产后盆底肌的影响观察[M].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7:0445.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