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HPV检测销量火爆,618大促健康行业成新趋势

健康知识 2023-05-28 18:14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保温杯泡枸杞,带护膝蹦迪”,虽然如今社会主力的健康养生观念被不断拿来调侃戏谑,但无法掩盖的一个事实是--健康观念近年来悄然兴起,同时也带动了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

从去年的防脱洗发水、枸杞这类大众养生产品的热销,到今年的女性健康领域,出现了防宫颈癌疫苗--HPV疫苗一针难求的局面,甚至引发了HPV自取样检测的兴起,大众对自我健康的关注可见一斑。

近期红红火火的618电商活动中,就有一款健康检测类产品--华大基因HPV自取样产品表现抢眼,这款名叫“SeqHPV分型基因检测”的产品由中国基因界领头羊华大基因自主研发。作为与HPV疫苗联合防控宫颈癌的有力武器,SeqHPV分型基因检测去年一经发布就掀起业内自取样技术热潮,至今已经为3600000+人次和200+家医疗机构提供了检测服务

SeqHPV检测原价399元,618天猫活动直降100,元,299元超值入手

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都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说到HPV,估计读者并不陌生。HPV是“人乳头状瘤病毒”英文名字的缩写,99.7%的宫颈癌与HPV的感染有关。

80%的女性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会感染HPV,大多数都可凭着自身抵抗力清除,但持续、反复感染高危型HPV就有可能致宫颈癌。

HPV疫苗的出现,使得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且可以预防的癌症。作为网红疫苗,很多人对此有误区,以为打了疫苗就高枕无忧了,其实即便是目前大热的HPV九价疫苗也只能预防9种HPV亚型,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与宫颈癌相关的高危型HPV多达13种。所以,定期进行宫颈健康筛查,成为不少专业医生的共识。

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强调了接种HPV疫苗的人群仍应根据特定年龄的推荐方案同非疫苗接种者一样定期接受子宫颈癌筛查。在第四届全国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CSCCP)大会上,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CSCCP主任委员魏丽惠教授也提出:“接种疫苗目前尚不能预防所有高危HPV型别,因此,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都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实现早诊早治,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华大基因推出SeqHPV自取样检测产品

由华大基因历时7年研发打造的SeqHPV分型基因检测,采用多重PCR扩增结合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对于宫颈癌相关的14种高危型别和2种低危型别进行精准分型,涵盖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13种高危型别。

每个女性自己在家短短5分钟就能轻松取样,再花个5分钟邮寄到华大检测,5天即可在网上查看报告,省去了上医院的麻烦与尴尬,简便又快捷。

作为宫颈癌负担大国,中国在宫颈癌的防治面临着人口基数大,不同地区经济、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问题。可以说,SeqHPV自取样检测产品的诞生,对于中国大规模人群宫颈癌筛查意义深远。不仅自取样技术极大提高了取样效率,而且高通测序仪的检测方式,弥补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有效解决人口基数大与医疗水平发展之间的矛盾。

自取样技术与医生取样具有同样高的敏感性

对于自取样技术,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自己能否取样成功”“结果准确性如何”。不妨听听专家怎么说!

早在今年5月,在第五届全国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CSCCP)大会上,华大基因展示的HPV自取样检测产品--SeqHPV?,其自取样技术就获得了一众专家的肯定与支持。

大会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瑞芳教授表示,自取样HPV检测就是筛查者自己使用耗材获取阴道宫颈脱落细胞的一种检测方式。它和医生采样对于检出高度病变的敏感性是一样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瑞芳教授做主题分享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杜辉也认为,自取样宫颈癌筛查不仅简单方便,且与医生取样具有同样高的敏感性,可以很好地将医护人员从初筛工作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和筛查效率

在大会上,杜辉博士还举了项目检测结果为例证。在由中美合作的深圳万例宫颈癌筛查项目中,华大基因的SeqHPV的样本结果显示,基于二代测序方法的自取样和HC-Ⅱ医生取样来比,都是同样的高敏感性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杜辉做演讲

目前华大基因检测类在售产品中,还有SeqBRCA易感基因遗传风险检测,可以对高危人士进行乳腺癌/卵巢癌的评估,实现早筛早诊的目标。据说接下来,还会有肠癌检测产品。很显然,华大基因正在利用自身基因检测的优势,布局癌症早筛环节,同时通过专业科普、防控知识等,让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的观念更深入人心。

618活动大促如火如荼进行中,SeqHPV基因检测产品直降100元,多买再送液体钙!错过等一年,但健康不能等!

购买方式:打开淘宝搜索“华大HPV”即可购买,88VIP还能更优惠!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dzjkw.net/news/2737.html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