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需要保养而非维修!专家带你破解健康与酸痛的3大迷思
破解健康与酸痛的三大迷思
从事脊椎保健教学的经验让我发现,社会大众对「健康」这件事,普遍有三个错误迷思。
迷思一:错把身体当物体
人体是有生命有心性有灵性的「mind body」,并非「physical body」,但很多人把自己的身体视为手机、电脑般的用品,坏了就是送修,所以当身体有状况时,就到医院「进厂维修」。当你习惯只用医疗解决身体的症状时,你就是在物化自己的身体,而且依赖他人来对待你的身体。
迷思二:错把痛点当重点
是姿势症台湾医疗「俗搁大碗」,造成民众高度依赖医疗,一旦疼痛出现,无论头痛、牙痛、胃痛、肩颈酸痛,患者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痛点上,一有疼痛就找医师。但处理痛点就能根治状吗?不能的!因为痛点并不是重点,处理疼痛真正的重点在于找出疼痛产生的原因。既然功能失常异常造成的,想让脊椎、肌肉、筋膜、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必须从改掉坏姿势做起。可是多数人却只聚焦在处理症状,而没有去阻断创造症状的源头,本末倒置了。
以肩颈酸痛来讲,请大家做一个动作:竖起左手食指,然后右手食指按在左手食指指尖上,用力往后压,此时左手食指连接手掌的地方是不是会痛?这个痛点的产生,是因为有外力压着指尖所致。肩颈酸痛就好比这个情况,当我们胸前肌肉短缩,肩颈背部就绷紧了,长时间下来就产生疼痛,但大家往往只处理出现疼痛的地方,却没有想到,放松胸前短缩的肌肉才能彻底消除疼痛。以刚才请大家做的压手指动作来说,如果把被用力往后压的左手指尖放开来,痛点自然就会消失。
迷思三:错把不痛当健康
当症状被疗愈、疼痛消失了,大家就以为自己恢复健康了。但没有症状、无病无痛并不等于健康,因为痛点只是在医疗处置下暂时消失而已,只要你没有从根本解决疼痛发生的原因,一段时间后它会再度发作。
以上这三个错误的迷思,让很多人认为身体同部位同症状的毛病周而复始产生是「正常」的,并没有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如此,只在每一次症状又发作时,赶紧求助医疗。就医时,医师当然是针对症状给予治疗,医师跟患者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消除症状,而忽略了姿势异常跟功能失常这样的恶性循环。但我们不是因为有痛点才不健康,我们所有的症状、不舒服、疼痛,都是因为不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模式而产生,痛点只是呈现最终的结果。
身体需要保养而非维修!专家带你破解健康与酸痛的3大迷思
医疗只能让你解除症状,无法让你更健康
「早日康复」是大家探病时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康复」的意思是恢复健康,然而医疗的功能只是帮助生病的人消除疾病或症状,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认为症状消除就恢复健康了,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在症状消除后,仍然持续在生活中创造症状,坏习惯没有改掉,所以不但没有恢复健康,身体还一天比一天更衰败。例如闪到腰或椎间盘突出的人,被医师治愈之后,若持续以不良姿势过生活,他的腰只会更脆弱。
想要更健康无法只靠医疗,更必须靠自己努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疾病管理靠医疗,健康促进靠自己」,全依赖医疗,自己不愿付出,所有的疼痛症状将伴随你到老,永远没有办法更健康!但台湾的医疗太方便太便宜,让大家觉得「生病去看医师就好了,学如何变得健康做什么?」以致人们普遍只有处理症状的需求,没有创造健康的动力,结果就是台湾已经进入「活得长、活得久,但活不好、死不掉」的年代,生病的老人家平均临终前卧床六、七年,拖着病体的当事人痛苦,照顾者也苦不堪言。
人体绝大多数肌肉、筋膜、骨骼、关节、神经的酸麻疼痛,都是功能不好造成的,而非病变,所以,请好好想一想:你的种种症状,是真的生病了,还是只是功能不好?相信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自己其实只是功能不好罢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生病了,你的思维就是「疾病取向」,你专注在特定症状上,期待医师提出明确的治疗方案解决你的问题,让你得以逃避症状带来的疼痛;如果你觉得自己只是功能不好,你就是用「功能取向」的思维面对问题,你会专注在如何恢复身体所有功能及如何让功能更好,努力做到力所能及最好的部分,创造自己想要的健康。
上面这两种处理方法的差异在于,「疾病取向」是「因为不懂,所以依赖(医疗)」,心态是消极怠惰的;「功能取向」则是「因为不懂,所以学习」,心态是积极进取的。因此面对脊椎造成的各种毛病及,你真正要做的绝对不是只有看医师,身体疼痛不舒服时的确需要就医,但除医疗之外,更重要的是你要改变你的生活型态,创建正确的动作认知,以及进行功能训练,才能不只拥有健康,更能创造健康。
本文出自时报文化《好姿势,救自脊:超人气脊椎保健达人教你改变NG姿势,从脊开始,找回健康》一书
该文章《身体需要保养而非维修!专家带你破解健康与酸痛的3大迷思》由网友『初释衷年』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