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体重密切相关 日常预防有“四个定”
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以及消瘦等。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那么糖尿病病因有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糖尿病跟体重关系密切
糖尿病是以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盐代谢紊乱的全身性疾病,“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糠尿病风险增加5%。”
目前,理想体重有三种常见测算方法,一是身高(cm)-105或(身高(cm)-100)0.9,测算结果在10%上下波动均在理想体重范畴内,高于20%属,低于20%为消瘦;二是体重指数,测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身高(m),结果小于18.5为低体重,18.5-23.9之间为正常,24-27.9属,大于等于28为肥胖;三是体脂含量,以腹部皮下脂肪厚度1厘米为理想标准,这种方法更科学,但生活中很难测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的分布位置发生了变化,最常见的是往腹部集中。年龄增长让人体的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脂肪组织相应增加,即便体重未变,但体型一定是发生了改变。一个人十年前穿着合体的衣服,在体重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十年后未必还穿得上。
不同身型的肥胖,对身体的影响也有区别。苹果型肥胖的人,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糖尿病的发病率高,梨型肥胖的人,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及下肢,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合理饮食和运动是减肥的两种主要方式,糖尿病病人的运动也要遵循一定准则。
如何预防糖尿病?
1、定量吃饭。每次进食都会引起血糖波动。健康者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而糖尿病患者超过11.1毫摩尔/升,甚至达到翻番,这是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从饮食的种类、数量、间隔时间上养成一定的规律,能避免餐后血糖过高。
2、定点睡觉。从凌晨4时到上午9时,是人体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早晨没按时起床,一天的血糖规律就会被打乱。,晚上最好在10点之前上床,第二天早晨6点至8点之间起床,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
3、定时运动。空腹运动会使血糖骤然下降,很容易出现。,最好养成饭后1小时运动的习惯。
4、定期查。只有上述生活习惯都规律了,再加上规律用药,才能使血糖平稳,趋于正常状态。既便如此,一部分糖友还是可能出现眼底、外周神经、肾脏、心血管等处的早期并发症,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