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更易患骨质疏松 糖友如何保护自己的骨骼?
研究显示病与密切相关。1型因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可引起患者骨密度下降。虽然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尚未定论,但这两型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风险都明显增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多见于病史较长的老年糖尿病人,表现为腰背、四肢酸痛与不适,重者可能引发、及脆性骨折。
糖尿病为何导致骨质量下降?
1、高血糖可导致机体钙磷代谢的平衡失调。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渗透性利尿将钙、磷、镁排出体外,低钙、低镁状态又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使溶骨作用增强。
2、胰岛素减少影响成骨细胞的功能。糖尿病使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使得成骨作用减弱。
3、糖尿病影响素D的活化。糖尿病引起肾功能损害时,肾组织中一种羟化酶的活性会明显降低,使体内的维生素D不能充分活化,从而使肠道内钙的吸收减少。
4、部分糖尿病患者并发,雌激素的缺乏会促进和加重骨质疏松。
5、糖尿病如合并骨组织的营养血管和分布神经病变时,将会加重骨的。,糖尿病患者就比普通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注意三点
1、控制糖尿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最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30mg/dl(7.2mmol/L左右,尿糖控制在10g/24h以下,坚持控制饮食及适当的运动疗法,积极治疗并发症。糖尿病病情控制后,骨质疏松及等可减轻或缓解。
2、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目前钙剂的种类较多,但应补充碳酸钙、氟化钙或枸橼酸钙等含钙量较多的药物,每日至少500~1000mg元素钙;补充维生素D制剂,每日至少1000mg,或补充活性维生素D,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形成。
3、对较严重的骨质疏松者,可使用降钙素或双磷酸盐。药物可抑制骨吸收,减轻骨痛;氯化钠具有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作用,促进骨形成。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