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何难以诊断?三个发展阶段需留心
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饮、、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那么生活中早期的发现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是很有意义的。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务工作者只根据空腹血糖和尿糖来诊断糖尿病,这样使糖尿病不能被早期发现,因而延误了治疗。
,我们要了解一下的规律。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的血糖升高是先从餐后开始的,半年至一年以后空腹血糖才升高。血糖升高的规律是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空腹血糖。也就是说,糖尿病人在早期,空腹血糖可以是正常的。一旦发现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值(>6.1mmol/L),甚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0mmol/L)说明这个人得糖尿病已有一年以上的时间了。
近年来,通过开展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检查,发现由健康人发展到糖尿病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血糖升高前期,此阶段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正常,但胰岛素受体结合率降低。
第二阶段糖耐量低减期,此阶段血糖超过正常值,但尚未达到诊断标准。
第三阶段糖尿病期,此时血糖进一步升高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尿糖诊断或排除糖尿病也是错误的。因为尿糖除反映血糖高低外,在很大程度上受肾糖阈影响。正常人的肾糖阈值为8.9-10.0mmol/L。就是说,血糖超过8.9-10.0mmol/L时才出现尿糖。老年人及患者往往血糖很高却尿糖,这是肾糖阈升高所致;而妊娠妇女或病患者,血糖低于8.9mmol/L,甚至血糖正常却出现尿糖,这是肾糖阈降低所致。结论是,血糖和尿糖在很多情况下不成正比,如果仅根据尿糖加号去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是非常危险的。基于以上认识,糖尿病易患人群要想早期发现糖尿病,我们建议一定要查餐后血糖(尤其是餐后1小时血糖)及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切实做到未病先防。
诊断不明 故而糖尿病难治
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即可怀疑患有糖尿病,,如果单纯把血糖的测定作为诊断糖尿病就会进入诊断的误区,而目前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在这个误区里。
要鉴别可以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比如,慢性肝病、,应用激素等药物以及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都能引起血糖升高。但这时候他并不是糖尿病,判定糖尿病的依据是胰岛功能是否受损。,单纯查血糖不能诊断糖尿病的性质和疾病程度。血糖高既不能诊断出你是1型还是2糖尿病,也不能诊断出你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糖尿病。临床医生除做血糖检查外,还必须要给糖尿病人做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兴奋试验、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测定。还要有针对性地给患者检查是否有早期并发症。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