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经常睡不着怎么办?注意这些可安眠
糖友缺觉的确是个大问题,它关系着血糖控制的好坏。到底是什么扰乱了糖友正常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法安睡呢?
糖友为何不能安睡?
1、心理压力大。刚被确诊为病的患者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容易。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糖尿病还不能根治,得了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增加了家庭负担,患者思虑过多,就容易导致失眠。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严重的并发症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阴影。
2、夜间。夜间血糖偏低是引起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告诫患者的是要看相对血糖值,如果患者平时的血糖都在7.0毫摩尔/升左右,睡前血糖在5.0毫摩尔/升,血糖值就相对偏低了,要及时纠正,避免出现夜间低血糖。
3、甲状腺功能异常。有些老糖友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导致。
4、血压和心率。血压和心率也会影响睡眠。
如何帮助糖友睡好觉呢?
1、祛除病因纠治失眠
解决糖尿病患者的失眠,先要找出引起失眠的具体病因,通过祛除病因从而纠治失眠。对因血糖波动而出现失眠的患者,一定要进行积极干预使血糖控制平稳达标;对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失眠,要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进展,予以对症治疗。例如者用止痒洗剂;肢体麻木、者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及止痛药;合并者一定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因胃轻瘫、神经性膀胱引起失眠者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因引起的失眠,应寻求心理治疗。如果失眠比较严重,必要时加用西药镇静剂(阿普唑伦、舒乐安定等),但一定要短期、量小;如果是由于呼吸睡眠暂停而影响睡眠,应到耳鼻喉科进行诊治。
2、规律生活可避免
,糖友应使生活规律化、按时作息,午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晚上睡前进行体育锻炼、喝咖啡或浓茶等提神的饮品,睡前用温水泡脚,这些做法对改善病人睡眠大有好处。患者还应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合理用药;在服药过程中注意药物对睡眠的影响;保持心情舒畅,培养生活情趣,树立康复的信心,从而能够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睡觉前注意这些细节
1、午餐之后别喝咖啡。咖啡因会在体内停留8小时,午餐后喝咖啡也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饮酒也具有同样的作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连续3晚睡眠受干扰,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23%。
2、睡前4小时别锻炼。经常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和改善睡眠。但睡前3―4小时不要锻炼,因为锻炼会导致体温上升,进而影响睡眠。
3、睡前3小时别进食。睡前2―3小时不要吃任何东西,晚间零食热量应控制在200卡路里以下。吃得过饱会导致不适和入睡困难。
4、上床前充分放松。睡前可洗个热水澡、放松全身肌肉,等体温稍微下降之后,更有益睡眠。读书、听轻松的音乐及深呼吸也是不错的选择。
5、睡前调暗卧室灯光。关闭卧室顶灯,调暗床头灯;不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带入卧室;睡觉时最好保持全黑环境。如果习惯留夜灯,最好为低瓦数的白炽灯。
6、听听自然声音CD。风声、水声、鸟声等大自然声音,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7、调整枕头促睡眠。习惯仰卧睡姿者可在膝部垫一个枕头,腰部垫一个小枕头;侧卧睡姿者可在双膝之间加一个平枕头;俯卧睡姿者在臀部加一个枕头都能促进睡眠。
8、适量喷薰衣草香水。在空香水瓶中加水,滴入几滴薰衣草或甘菊精油,在床上及卧室喷几下,具有促进睡眠的功效。
9、调低卧室室温。专家建议,16―21摄氏度的卧室室温最有益睡眠。
10、别睡懒觉。对某些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睡懒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假如早晨不起床及时吃饭,前一天晚上注射的药物还在起作用,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于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睡眠中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