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当心糖尿病 糖友日常应该怎么做?
在人们的印象中,病似乎与年轻人距离比较远,但现实却是的患病年龄明显前移。,与糖尿病如同孪生一般共存。长期持续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那么肥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肥胖是糖尿病的最危险信号
在人们的印象中,糖尿病似乎与年轻人距离比较远,但现实却是糖尿病的患病年龄明显前移。根据201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6%,这一数字在2010年是9.7%,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肥胖与糖尿病如同孪生一般共存。长期持续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14亿,发病率超过10%,其中2型糖尿病占到93%左右。而引起2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就是肥胖。可见,糖尿病正在朝着“年轻化”发展,而肥胖者更受糖尿病的“青睐”。
肥胖的人为什么容易的糖尿病?
肥胖者容易得糖尿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肥胖者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病理状态,即胰岛素抵抗。所谓胰岛素抵抗就是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了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很难进入细胞内。早期,肥胖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虽然还正常,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的效率就下降了。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胰腺就会大量合成胰岛素,造成肥胖者血胰岛素水平大大高于普通人,这就是所谓的“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早期还可以通过高胰岛素血症来勉强把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随后就有可能由于过度工作,胰腺合成胰岛素的功能渐渐衰竭,胰岛素的生成渐渐不够把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于是就出现了显性糖尿病。所以,肥胖是很容易造成糖尿病的。
糖尿病患者日常注意什么?
1、要预防各类
糖尿病患者在家庭治疗过程中,切记要谨防各类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这是因为化脓性感染会引起患者体内胰岛素拮抗剂的释放过多,使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可能会引起患者酮症。,患者要注意定期到医院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
2、要严格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注意严格的控制好日常的饮食,这是治疗糖尿病最关键的一环,患者每天的主食要控制在300克左右,如果是体力劳动者可适当的加量,身体肥胖的患者要注意适当的减量。如果患者每天进食后有饥饿感,可适当的再进食一些蔬菜,注意不能吃土豆、红薯等糖分较高的蔬菜。在副食的选择上,要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鸡、鱼、蛋、奶及豆制品,严禁吃甜食、糖果等,希望朋友们发现糖尿病的症状,就要及时的对糖尿病治疗。
3、要学会自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是反映患者病情的“晴雨表”,是调节胰岛素用量的“参照物”,,在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自测血糖,以方便治疗。,要注意根据血糖的指标调节胰岛素的剂量,遵照医生的医嘱及药物使用说明书,正确用药,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4、要参加体育锻炼
糖尿病患者要适当的参加一些适合自己体能的体育活动,因为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减少患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能有效的增强患者体内脂肪及糖的利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切不可进行超越自己体能的剧烈的运动,过于剧烈的运动往往会导致患者发生尿病对于大家来说或许并不会感觉到很陌生,糖尿病的产生严重的给患者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人们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与作息习惯,不要,要控制自己的饮食,避免一些高糖高盐的食品摄入,适当的外出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避免一些病毒的感染,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会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