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夜宵增加糖尿病风险 糖友别忽视定期检查
很多人半夜饿的时候都忍不住呼朋唤友来一顿夜宵,或者是自己下厨煮个面当夜宵吃,你知道吗?有研究人员指出,吃夜宵很有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这是怎么回事?
吃夜宵会增加女性患上的风险
很多人有在深夜吃东西的习惯,可是日前美国一项医学研究结果告诉大家,这个吃夜宵的习惯可能要改一改了。前不久,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者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吃夜宵会增加女性患上糖尿病的风险。这项研究证实了在夜间避免进食能让身体的代谢功能与自然睡眠周期保持一致,并且,晚餐与早餐间隔时间较长,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者选取了2212名女性参与者,她们报告了自己在2009~2010年间的饮食习惯和睡眠模式。分析结果显示,那些较少在晚上加餐的女性晚上空腹时间长,她们在白天摄入的热量也少,血糖水平更为稳定。在晚上每增加3小时的空腹时间,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20%,血糖水平也会低4%。研究成果表明,晚饭后不吃夜宵对预防糖尿病是一种既简单又新颖的方法,大部分女性能理解和应用,会对公共健康产生显著的影响。
预防糖尿病生活中要注意啥?
1、每天饮食要规律
规律的饮食对控制血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至5小时。易出现的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
2、预防低血糖
熟记低血糖的表现,随身携带快速吸收的糖果。低血糖最常见的也是最迅速的反应主要包括饥饿、、心慌、、紧张、发抖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当及时吃一些糖块、加糖的水等以缓解低血糖反应。
3、随身携带糖尿病用药卡
随身携带用药卡,以防万一突发低血糖反应自己失去知觉,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所服用的药物,使救护工作更有针对性。
4、积极进行饮食控制和规律的运动
药物治疗有利有弊,糖尿病患者不能完全依靠药物治疗,而是应该将控制饮食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尤其是早餐后是健身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选择这一时间运动往往不必加餐。但不要在药物作用最强的时候运动,否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后的降糖作用持久,如爬山,郊游等,应及时增加进食量,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5、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血糖监测是维持良好血糖的必要程序,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除了可以避免高血糖带来的问题外,还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6、服用其他药物应告诉医生
患者如果在服用降血糖药服用其他药物,要及时将服药情况告知医生,因为许多药物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强或减弱降糖药的作用,避免出现高血升高或低血糖反应。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