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血糖 要“降”也要“稳”
糖尿病症状 2015-10-29 10:32糖尿病症状www.tangniaobingw.cn
“三高”之一的高血糖已经受到了糖友的切身关注,但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离自己尚远,依然继续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如果稍不留心,高血糖就可能找上门。
饮食不当、不爱运动、患心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增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很多上班族休息和吃饭时间很不规律,常常不吃早饭,晚上很晚了还吃夜宵,可能造成血糖大幅度波动,埋下糖尿病的隐患。
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伤害血管,增大心脏病、脑卒中的风险。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将饮食、运动、药物等结合起来。其中,药物治疗需要持之以恒。在临床上,很多糖友关注如何降低血糖,但这是不够的,如果血糖不平稳,也可能出现风险。
张大妈平时生活规律,性格开朗,稍有些胖,患糖尿病11年,一直以来血糖控制良好,但最近脚背发麻,一直找不到原因。到医院就诊时,医生给她做了一系列温度、振动感觉检测后,诊断她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这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在此期间,血糖监测的结果显示,张大妈的血糖波动比较大,这可能就是她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这个案例就能充分说明,血糖平稳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糖变化的秘密正在逐渐揭开。专家认为,控制血糖应当包括两个方面,降低血糖和稳定血糖。因为血糖异常不仅表现为总体血糖水平的升高,还伴有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大。
造成血糖波动的因素很多,除了饮食不规律、运动、情绪变化、睡眠情况、排便情况、服用的药物等,都可能造成血糖波动。正常血糖的波动是在合适的幅度内,但糖尿病患者波动的幅度常常超出了正常范围。
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明确指出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过度血糖波动甚至会产生比持续高血糖更为严重的危害。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并获得较为平稳的血糖波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血糖是门艺术,求“降”更要求“稳”。西药降低血糖,中药平稳血糖,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能有效控制血糖。木丹颗粒和通脉降糖等中药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专利药物,也能和西药联合应用,帮助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改善治疗效果。糖友在每次增减药物时,都应时常监测血糖的变化情况,减少血糖的波动。
在用药的,糖尿病人还要“管住嘴、迈开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并积极通过合理锻炼改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在最近的体检中发现血糖正常,也不要认为就能万事大吉,忽视了血糖波动的问题。如果经常急匆匆地吃饭,偶尔暴饮暴食,有时吃饭还不规律,一顿饥一顿撑,工作应酬时大量喝酒,都可能造成血糖忽高忽低,加重胰岛的负担。长此以往,胰岛这个分泌胰岛素的唯一器官将疲惫不堪,甚至“罢工”。
在这里,我们要呼吁大家戒掉那些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好胰岛,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上一篇:深秋时节要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暖
下一篇:糖尿病人最不可缺的4种维生素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