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生活方式防治糖尿病
是“少食法”。对于饮食总量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每人的食量根据体重和能量的消耗不同要“量出为入”,如果每餐都吃的很饱,显然会使多余能量积蓄导致肥胖。饱食感和饥饿感是人类调节能量摄入的一种方式,但在超重/肥胖的人由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存在会出现失调,这就是为什么的人经常会有饥饿感,有多吃、吃零食和睡前进食的习惯,越饿越吃,越吃越胖,越胖越饿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节食才可能纠正。
少食的幅度视体重不同,胖者每餐可六七成饱,超重者可八九成饱,且要规律饮食,逐渐将体重减下来,不可用过度禁食方法将体重快速降低。至于进食的种类,可用粗食替代一些精制食品,但粗量也是提供能量的食物,只是比精制食品的比例低一些,故粗食亦不可过量,否则事与愿违。
是“多动法”。正常体重者能量“出入平衡”,超重/者要让能量“多出少入”才可减轻体重,少食要和运动相配合才更加有效。运动的量要根据各人情况适当掌握,年轻且没有疾病者尽可能做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等,如年长或有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者可通过步行的方式。运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运动量是否够,是否能够坚持。
还有“监测法”。通过量化指标了解自己的少食多动是否做得够来调整少食多动的幅度。
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一个称一个尺,经常量自己的体重和腰围,制订逐步回归“正常人”的目标,体重指数(BMI)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范围BMI<25kg/m2,腰围男性<90cm、<80cm。,可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尽可能保持在正常范围。
应重视从儿童青少年开始预防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应该重视预防,否则较早发生带来的危害更大。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2024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最新指南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有7大表现 女性患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女性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出现
-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 糖尿病的症状的前兆是什么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尿液颜色
- 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高胰岛素血症症状表现
- 请问得了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得了糖尿病的表现
- 糖尿病足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 糖尿病症状: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男
- 糖尿病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早期症状
- 1型糖尿病的特点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大致有两种
- 1型2型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病因
- 孕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孕期糖尿病的12大征兆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