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贫血 孕妈咪的隐痛
孕期女性贫血的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从生理到病理,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许多孕妈咪在面临这一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补血。要想让补血行动更为有效,了解贫血的具体症状及原因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关于孕期贫血,孕妈咪们究竟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
目录:
孕期贫血吃什么
妊娠期贫血孕妈咪的挑战
孕期贫血的表现
孕期贫血概述
孕期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一、孕期贫血吃什么?
1. 大枣黑木耳补血食谱:取大枣、黑木耳泡发后,加入冰糖和水蒸制,每天早晚食用。黑木耳富含铁质,结合大枣的补气益血效果,对治疗孕期贫血有显著疗效。
2. 三红汤:红枣、红豆和花生红衣共同熬煮,连汤一起食用。花生红衣对补血效果极佳。
3. 豆腐炒猪肝:豆腐与猪肝同炒,佐以调料食用。猪肝富含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贫血的治疗及胎儿的健康发育都有积极影响。
4. 人参红枣鸡汤:用人参须、香菇、红枣、母鸡等食材炖制,既美味又营养。
二、妊娠期贫血孕妈咪的挑战
缺铁性贫血:这是孕妇最常见的贫血病症。怀孕后,身体所需的铁质增加,若孕前铁存储不足,易导致贫血。饮食调理是最佳方法,如多吃牛肉等红肉,必要时可服用铁剂,但需遵医嘱。
缺叶酸性贫血:妊娠期对叶酸需求增加,若补充不足,易引发贫血。补充叶酸是专门的药剂,孕前检查时会推荐备孕女用。需纠正对补血的误区,如红糖水并不能有效补血,不贫血也需要适当补铁等。
三、孕期贫血的表现
孕期贫血的孕妈咪可能面临多种问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影响胎儿发育,可能导致足月低体重儿;分娩时胎儿可能无法耐受宫缩造成的缺氧状态;产后可能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出血等不良情况;产后抵抗力降低,易并发感染;子宫复原慢,易滋生细菌感染等。严重贫血还可能增加未成熟儿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奶水分泌也可能不足。了解孕期贫血的表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在妊娠期,由于多种生理因素的共同作用,如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平均增加50%,以及妊娠早期常见的呕吐、食欲不振等现象,可能导致孕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对降低。铁、叶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也会引起血红蛋白不足。当孕妇的血红蛋白数值低于一定标准时,贫血状况便会出现。
在我国,未孕未哺乳妇女的贫血情况较为普遍,大约占三分之一。而哺乳和孕妇的贫血率更是接近一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育龄妇女的贫血状况尤为突出,其中哺乳母亲和孕妇的贫血情况较未孕未哺乳妇女更为严重。
孕妇的贫血状况与孕周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城市中,孕妇在妊娠13周前的贫血患病率为16.4%,而在妊娠28-37周时,患病率会达到高峰,约为41.4%。但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妊娠37周时,患病率会有所下降,为32%。这提示着孕妇在妊娠13周后,尤其是28周后,应当增加铁剂的摄入,以纠正贫血状况。
孕期贫血对胎儿的影响深远。婴儿在视觉与动作上的表现会显得不灵活。例如,他们可能会落后于同龄儿童在抓取玩具、精细动作以及需要视觉和动作协调的游戏技能上的发展。这不仅会影响婴儿的日常生活技能,还会影响他们入学后的学习能力。
孕期贫血还可能影响婴儿昼夜规律的养成。缺铁可能导致婴儿在夜间对光和声音的反应与白天无异,从而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肌肉运动能力也可能因为缺铁而迟缓。贫血还可能导致婴儿全身乏力,不愿意活动,已经学会的动作也可能因为长期缺乏锻炼而逐渐退步。
更进一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也可能因为孕期贫血而落后。如果母体在怀孕期间储存的铁不足,可能会导致婴儿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认知能力落后。因为缺铁,婴儿的语言能力也可能落后,表现为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含铁的酶在大脑边缘聚集,这是记忆储存的重要部位。缺铁可能导致该部位的酶活力不足,进而影响记忆力的发展。长期如此,还容易影响胎宝贝的生长发育,如宫内生长迟缓等。足月出生的宝贝可能会体重不足,先天不足可能导致后天体弱多病,更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等问题。孕期对铁、叶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要足够重视,以保证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