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耳畸形听力问题
父母们对于小耳畸形的听力问题总是抱有诸多关心与误解。他们或许会认为受影响的一侧耳朵完全没有听力,或是误以为通过简单的穿孔手术便能恢复听力,甚至有些家长觉得只要稍微切开皮肤,孩子便拥有了正常的耳道。这些想法都是基于错误的概念,若要真正了解这一问题,还需从胚胎发育的角度去解析。
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廓与外耳道;内耳则形如蜗牛壳,担当着电子系统的角色,将信息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听觉;中耳则是两者之间的气腔,包含锤骨、砧骨和箍骨。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外耳和中耳的组织起源其实是一致的,主要源自第一和第二鳃弓组织;内耳却有着独特的组织起源。
对于小耳畸形的患者来说,中耳同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内耳则保持正常。这意味着小耳畸形患者的患侧还是具备一定的听力,主要是骨传导听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气传导上。由于外耳道闭锁和中耳畸形,患者的患侧听力阈值在40-60分贝,而正常的听力范围应在0-20分贝之间。
幸运的是,大多数小耳畸形的患者都拥有一个正常的耳朵,并且具有一定的听力。除了轻微的听力影响外,基本上不会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对于通过手术来纠正听力问题的办法,需要在骨骼中打孔以避免面神经受损,同时还需要进行组织移植来形成鼓膜。由于变形和整合的听力骨可能无法修复,这一手术办法并非总能奏效。
骨隧道植皮也存在许多潜在问题。慢性流液、感染以及打开的骨洞(外耳道)经常变窄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短期内没有出现并发症且听力有所改善,其长期效果也难以持续。
患者在术后还需避免耳道进水,不能游泳。鉴于上述外科技术的限制以及愈合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医生认为中耳手术的效果并不能抵消其术后风险和并发症,因此这一手术主要适用于双侧小耳畸形的患者。部分医生甚至主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单侧小耳畸形的患者,就不要轻易尝试双侧小耳畸形的手术。对于需要听力手术的双侧小耳畸形患者,一些医生认为应该优先考虑进行外耳重建手术,因为听力手术可能会破坏皮肤并形成疤痕,为未来外耳再造带来困难。
至于外耳重建和听力重建的手术办法,我们已经有了二十年的经验。虽然这种手术具有经济、省时等优点,但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难以被大众所接受。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两次手术的效果会相互影响,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