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胸膜炎应该怎么治疗
小儿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需要尽快治疗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根据病情进行胸腔穿刺等。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感染途径,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一、结核胸膜炎的感染途径
结核胸膜炎主要通过淋巴管逆流、胸膜破损、血行播散等方式感染。机体对结核毒素的高度反应也可能引发胸膜渗出。了解这些感染途径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二、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
1.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通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中毒症状,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防止或减少胸膜粘连肥厚。常用的药物如泼尼松(强的松)应在临床症状好转、体温下降、胸腔积液减少或吸收后开始递减。
2. 胸腔穿刺治疗:对于小儿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穿刺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胸腔穿刺,可以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常规及细菌学检查。在抗结核药物和激素治疗后,一般不需要反复穿刺抽液。但在特定情况下,如胸腔积液量较大、出现呼吸困难时,可进行胸腔穿刺减压治疗。
3. 外科治疗:对于经过内科治疗仍无效或影响患儿发育及呼吸功能的病例,应考虑进行胸膜剥脱术等外科治疗。
三、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症状
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等。还可能存在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及其他浆膜炎等过敏现象。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可确诊结核性胸膜炎。
四、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检查、胸液外观观察、实验室检查等。还可通过诊断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和细菌培养等必要措施进行诊断。这些检查项目有助于了解病情,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于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了解其感染途径、症状及检查项目,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和护理。小儿结核性胸膜炎及其鉴别诊断
结核性胸膜炎在小儿群体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家长和医生来说,了解其特征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胸膜活检是一种关键手段。通过针刺获取胸膜组织,不仅可以进行病理检查,还能进行结核菌的培养。若观察到壁层胸膜肉芽肿改变,虽然其他疾病如真菌性疾病、结节病、土拉菌病和风湿性胸膜炎也可能呈现肉芽肿病变,但超过95%的胸膜肉芽肿病变是由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若初次胸膜活检未能发现肉芽肿病变,应对活检标本进行抗酸染色,因为有可能偶然发现结核杆菌。使用胸腔镜进行直视下胸膜活检,阳性率更高。
除了直接的胸膜检查,X线检查和超声波检查也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辅助手段。在X线检查中,少量胸腔积液时,肋膈角会变钝;中等量积液则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密度增高阴影;大量胸腔积液时,肺野大部分呈现浓密阴影。而对于特殊类型的结核性胸腔积液,如叶间积液、肺下积液、包裹性积液和纵隔积液等,其X线表现也有独特之处。超声波检查的灵敏度高,可以定位准确,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并提示穿刺部位,还可以和胸膜增厚进行鉴别。
在鉴别诊断方面,细菌性肺炎合并脓胸、病毒性肺炎合并胸腔积液、风湿性胸膜炎、恶性肿瘤合并胸腔积液以及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膜炎等疾病都需要考虑。这些疾病在婴幼儿和少年儿童中都有发生,各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特征,需要及时进行冷凝集试验、支原体抗体测定和胸腔穿刺液检查等以作出准确鉴别。
对于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包括胸膜活检、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等,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其他可能的疾病,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