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洗牙后牙酸痛感
洁牙,也就是俗称的洗牙,专业术语为龈上洁治术。它通过洁治器械去除牙龈上的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缓菌斑和牙石的再次沉积。作为预防牙周疾病的重要措施,洁治术能有效清除龈上菌斑和牙石。关于洗牙,你可能有以下疑问:
目录
定期洗牙会磨损牙齿吗?
如何缓解洗牙后牙酸痛感?
洗牙的危害有哪些?
洗牙的八大误区是什么?
这6种人需要洗牙。
定期洗牙会磨损牙齿吗?
洗牙的过程主要依赖超声洁治的工作头,其并无切削功能。它靠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击碎牙石,且医生操作时需不断移动工作头,并未加压,只是轻轻接触牙石。正规操作下洗牙并不会损伤牙齿。但如果操作不当或加压过重,可能会在牙面上留下细小划痕,这些划痕可以通过抛光来修复。洗牙后牙缝变大并非因为洗牙本身,而是长期口腔卫生习惯较差导致的牙龈萎缩所致。
如何缓解洗牙后牙酸痛感?
洗牙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牙齿敏感或酸痛感。这主要是因为暴露的牙根被牙石包绕,隔断了冷热刺激。为减轻不适,可在洁治后短期内避免接触过冷、过热食物,使牙齿有个适应过程。使用脱敏牙膏也有助于缓解酸痛感。洗牙后的抛光环节也很重要,能让牙齿完全光洁,减缓色素沉着。
洗牙的危害
如果操作不当或前往非正规小诊所洗牙,可能会带来一些危害。例如,操作不当可能会在牙面上留下细小划痕,这些划痕可以通过抛光来修复。不正规的操作可能会加重牙齿的酸痛感或其他不适。选择专业正规的牙科诊所进行洗牙是非常重要的。
敏感牙齿警惕洗牙误区
有些人洗牙后会出现牙齿敏感的情况,这是因为洁治前牙石包裹暴露了牙根,隔断了冷热刺激。为了避免痛苦,洁治后短期内应避开过冷过热食物,让牙齿逐渐适应。
洗牙时出血是常见现象,这是因为菌斑牙石刺激牙龈产生炎症。如果平时刷牙就出血,说明牙龈炎症已经较为严重。只有健康的牙龈在洁治时才不会出血。
接下来,我们介绍关于洗牙的八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我每天都认真刷牙,没有牙周病,不需要洗牙。”即使你刷牙再认真,难免也会有清洁死角,长时间下来就会形成牙石。特别是牙齿不齐、长期吸烟和喝茶的人群更易形成牙石。牙石一旦形成,就会聚积致病细菌,引发牙周炎症,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最好每年洗一次牙,易长牙石的牙周炎患者可能每三个月至半年就需要洗一次。
有些人担心洗牙会让牙齿松动,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这种松动现象并非洗牙本身所致,而是牙周病的结果。洗牙正是去除导致牙齿松动的因素,接下来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牙周治疗。
有些人在洗牙后会出现牙齿疼痛的情况。一种是洗牙过程中的酸痛,另一种是去除牙石后出现的敏感症状。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症状会在几天或一两周后逐渐消失。
还有人认为洗牙会损伤牙齿或出血,其实只要操作规范正确,洗牙是不会损伤牙齿的。超声洗牙机头本身没有切削功能,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轻微划痕。洗牙后进行抛光可以弥补细微的粗糙面,防止色素沉着或牙石沉积。
洗牙的一个常见误区是洗牙后牙缝变大了,牙齿变长了。这其实是牙石堆积和牙龈炎症导致牙龈局部肿胀填塞牙缝,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龈肿胀逐渐消退,牙缝和牙齿的轮廓就变得更明显。
还有人担心洗牙过程容易传染疾病,其实只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器械消毒严格,就能避免传染疾病。洗牙并非简单的美容行为,而是严格的医疗行为,是牙周病治疗的基础。
这六种人需要洗牙:矫正牙齿前及正畸中、牙周健康人群每半年到一年、准备生小宝宝的女性、有牙周疾病的患者、牙齿缺失需要镶假牙者以及糖尿病患者。
洗牙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进行洗牙,以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