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筛查血糖的人群
许多人在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前,并未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因此当诊断结果出炉时,他们往往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患上糖尿病。实际上,很多糖尿病在诊断之前已经悄无声息地潜伏了数年,只是患者忽视了其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果你出现了以下十大症状,建议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目录:
一、血糖升高的标准是什么?
二、哪些人群必须筛查血糖?
三、血糖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四、血糖的基本常识
五、降血糖的食物
一、血糖升高的标准
许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糖值偏高,因此开始担忧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那么,血糖高到多少才能被诊断为糖尿病呢?内分泌科医生解释,偶尔一次的血糖升高并不能确定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必须是持续性的血糖升高。正常的空腹血糖浓度应为80-120毫克%。如果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则称为高血糖。具体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或者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正常的空腹血糖应在3.89-6.1 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到11.1mmol/L之间,称为糖耐量减低。如果超过11.1mmol/L,则可能患有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的理想控制目标为<6.2%。
二、必须筛查血糖的人群
1. 代谢综合征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这类人群可能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高血液黏稠度等症状。这些虽然不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出现这些症状时,应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2. 容易感染的人群:糖尿病患者由于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出现各种炎症类疾病。如果你经常感染,建议检查血糖。
3. 皮肤感觉异常: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四肢麻木、瘙痒等。如果你有这样的症状,别忘了检查血糖。
4. 黑棘皮病:这是一种以皮肤颜色加深、角化过度、疣状增生为特征的皮肤病。如果皮肤皱褶处异常发黑且洗不掉,需要检查血糖。
5.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可能引发血管、神经系统病变及心理障碍等,导致性功能障碍。如果存在性功能障碍,应查找原因,看是否是糖尿病所致。
6. 排尿困难:排尿意识低下、排尿间隔时间延长、排尿困难等症状可能是糖尿病的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尿路感染、尿液逆流、肾功能衰竭等合并症。
三、血糖的正常范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值是7.0mmol/L或126mg/dL。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诊断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非常重要。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血糖的知识,不妨继续探索血糖的基本常识、降血糖的食物等相关内容,以保护自己的健康。血糖的微妙世界:深入了解与日常关注
在这个充满生活细节与健康话题的时代,血糖问题已然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空腹血糖增高,餐后血糖波动,这些症状既非正常,也尚未跨入糖尿病的门槛,却已然成为健康的潜在威胁。让我们一同走进血糖的微妙世界,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一、血糖的基础知识
血液中的糖分,大部分情况下是葡萄糖,这是我们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正常的空腹血糖浓度应在3.61~6.11mmol/L之间。超过这个范围,便被称之为高血糖。而糖,作为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之一,在摄入食物后,经过消化转化为葡萄糖等单糖,进入血液,为身体提供能量。
二、血糖的波动与危险
饭后两小时的正常血糖范围是3.9-7.8mmol/L。当血糖值在140 和200 之间时,虽然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已处于高危状态,很容易迈向糖尿病的门槛。这一阶段的人需要格外小心,否则很可能很快成为糖尿病患者。
三、高血糖的隐患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许多人血糖偏高。高血糖是“三高”中的一高,若不及时控制,可能演变为糖尿病。更令人警惕的是,冠心病患者中八成有高血糖,且高血糖通常伴随高血脂,对健康的危害极大。高血糖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中风等的几率大大增加。
四、针对高血糖的饮食建议
对于容易发生高血糖的人群,选择适当的饮食套餐至关重要。中老年人可以选择尊爵银发套餐,高血压患者可选择高血压A餐、C餐、B餐,心血管病患者可选择健康护心套餐。推荐阅读相关文章以获取更多关于血糖方面的常识。
五、血糖的调节与食物调控
人体的血糖是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对矛盾的激素调节的。而某些食物如洋葱、南瓜、黄瓜、苦瓜和小扁豆等含有可以帮助降血糖的成分,对高血糖有辅助治疗作用。例如,洋葱和苦瓜中的物质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南瓜和黄瓜则可以抑制葡萄糖的吸收。生活中常食这些食物对于控制血糖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