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按家长的意愿给儿童用药 幼儿园为什么不给孩子吃药

健康知识 2024-12-05 11:0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当孩子生病时,有些父母会急于给孩子服药,甚至自行决定药物剂量,认为剂量越大,病得越快。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儿童在药物反应、新陈代谢、目标器官、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与成人相比,即使是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儿童身上也可能引发有毒反应。如果不按照规定的儿童剂量使用药物,如超量使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选择药物并谨慎使用是保护儿童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让我们关注阿司匹林(APC)。这是一种常用的感冒退热药,但对儿童的听觉神经极为敏感。过度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并且停药后恢复听觉功能的时间较长。阿司匹林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瑞氏综合征,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家长应谨慎使用阿司匹林作为感冒退热药,并在使用前咨询儿科医生或在监护下使用。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胃肠功能障碍,对耐药性差的儿童还可能引起肝损伤甚至急性肝坏死。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全,3岁以下的儿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敏感。使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时应小心,避免过度使用,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儿童使用时也要注意剂量。

某些药物如感冒冲剂、人工牛黄、扑尔敏等,容易引起儿童胃肠道不良反应、腹泻、胃痛、恶心等,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皮疹等症状。过度使用或长期使用还会导致儿童造血功能障碍,损害肝肾功能。家长应谨慎使用这些药物。

还有一些药物,如喹诺酮类化合物(氟沙酸)、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由于其抗菌谱广、杀菌能力强,对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动物实验发现这些药物会损伤关节软骨,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因此应谨慎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

一些作用强烈的药物,如易蒙停(洛哌丁胺)和复方地芬诺酯(止泻宁),在幼儿中使用容易引起瞳孔缩小、嗜睡、呼吸缓慢等药物不良反应。这些药物的剂量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特别是对于2岁以下的儿童,应完全禁用。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药物剂量也应相应调整。剂量过小无法发挥治疗效果,过量则会引起有毒反应。家长应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计算药物剂量。如果家长不清楚孩子的体重,可以参考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出生体重,结合相应的月份或年份系数,可以大致算出体重。

对于儿童用药,家长必须谨慎选择药物并严格遵守剂量规定。在给孩子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