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基因」攻击癌细胞 治疗摄护腺癌新希望
在台湾,摄护腺癌位居男性第五大癌症,主要因临床上,晚期病患大多使用荷尔蒙疗法,但都转变为荷尔蒙抗性摄护腺癌,导致治疗增加困难,提高死亡率,近期国际研究有了重大发现,中正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教授张德卿成功利用仿造人类多瘤性病毒壳体的蛋白质做为基因治疗载体,成功锁定攻击摄护腺癌细胞,抑制肿瘤生长,此项研究也刊登于全球基因治疗领域前15%的顶尖期刊,备受国际关注。
荷尔蒙疗法治摄护腺癌 易产生抗药性
张德卿指出,治疗摄护腺癌包括传统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荷尔蒙疗法,其中荷尔蒙疗法就是透过断绝雄性激素,以抑制摄护腺癌生长;但当病患病情已发展到荷尔蒙抗性摄护腺癌的阶段,代表癌细胞已经突变,且对荷尔蒙疗法产生抗药性,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让载体抵达特定地方 基因治疗关键
张德卿教授进一步解释,透过大肠杆菌的环境,制造出类似人类多瘤性病毒之一的JC病毒壳的蛋白质,也就是JC类病毒壳体,以做为基因治疗的载体,而基因治疗常利用病毒对组织的专一性输送基因,但当载体进到人体时如同大海,如何让载体抵达特定的地方,是基因治疗的关键。
透过自杀基因 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
摄护腺癌有表现过多的摄护腺特异抗原(PSA),中正大学研究团队在JC类病毒壳体中放入了「自杀基因」,让PSA产生自杀基因,一旦JC类病毒壳体抵达摄护腺肿瘤时,就会促使自杀基因攻击癌细胞;张德卿教授表示,自杀基因不会伤害其他正常细胞,仅对摄护腺癌细胞才有作用,目前该项研究在动物实验已证实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不仅适用于摄护腺癌早期治疗,也能弥补荷尔蒙疗法失效。
JC类病毒壳体 人体使用安全性高
,JC类病毒壳体在大肠杆菌就能生产,而大肠杆菌容易取得且价格低廉,加上JC类病毒壳体不含病毒本身基因,不会诱发病毒性疾病,不仅使用于人体安全性高且兼具经济效益;张德卿教授强调,未来除了将持续进行更多动物实验的变因研究,并申请人体临床试验,也与嘉义基督教医院泌尿科持续合作,目前在进行JC类病毒壳体应用于摄护腺癌转移骨头的基因治疗研究,也已有初步成果。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自杀基因」攻击癌细胞 治疗摄护腺癌新希望》由网友『酒醉伤人.』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