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牙齿都印的出来 3D打印医疗应用夯
气管、牙齿都印的出来,3D打印成医师得力帮手!「台湾国际医疗暨健康照护展MEDICAL TAIWAN」将于6/27-30在台北世贸一馆盛大展开,台湾有知名3D打印代理商台湾天马科技展示光固化3D打印机的医疗运用,其能将胸腔镜微创手术术前患者的气管、支气管等构造,重组为3D影像,医师在手机就能仿真手术难题,降低手术风险。
3D打印夯 成医疗得力助手
3D打印属于「积层制造」技术,利用电脑控制一层一层堆栈出各种几何结构,使生产产品像打印机打印文档一样方便,使人类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数字化」时代。
由于其利于制作复杂结构,以及能够客制化设计出和病患身体相符的医疗器材,在各类外科及医疗辅具等领域应用广泛,尤其透过3D打印技术可有效缩短工件设计、制作时间与开发费用,提升生产与医疗效率前景可期。
台湾有3D打印代理商台湾天马科技引进国际3D打印系统的设计的光固化3D打印机,一台机器可以放入不同材质的材料,且更换相当简单,不会原料残留;,其中文接口使用相当方便,不会使用的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从工业、教育,也为多家医疗单位采用。尤其,光固化3D打印机使用便利、快速,非常适合学术或是医疗微量生产,成为「创客」解决问题的工具。
优化外科手术 助牙齿术前评估
国防医学院日前就曾利用医用3D打印技术,优化胸腔镜微创手术。胸腔镜微创手术是目前胸腔外科运行肺肿瘤切除手术最常用的方式,由于肿瘤位置刁钻,增加手术困难。对此,团队结合3D打印技术,可将患者气管、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等边界定位出来,医师可事先由重组影像了解患者的器官位置,仿真手术进行时可能遭遇的风险,减少术后时间,增进手术安全。
临床上,整形外科也以电脑断层扫描眼眶骨破裂病人患处,透过软件设计,将预计运行手术的部位,做出3D打印模型便于术前仿真,确定手术施作位置,成功运行多起眼眶重建手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过程,且能够有效缩短病患复原时间。
,3D打印技术更广泛运用于数字牙模口内扫描,根据患者口腔和牙齿排列,牙科助理在不用非常专精的训练下,也能量身订做出隐形矫正器。另一方面,牙医师也能透过3D仿真影像,让患者在术前得知治疗后的模样,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疗运用广 医学教育up
除临床应用外,3D打印技术也能用于医学教育现场,结合数字标签,打印出的骨头甚至能够「自我介绍」,让医学生更快速吸收知识。
随着技术进步,未来3D打印技术将朝打印细胞、细胞支架、器官等生物打印发展,或可解决器官供应问题,改变器官移植、癌症治疗和新药开发等领域。
深入3D打印医疗应用 2019台湾国际医疗展
若民众想进一步了解3D打印的医疗应用,欢迎于6/27-30至台北世贸一馆参加「2019台湾国际医疗暨健康照护展MEDICAL TAIWAN」,在台湾天马科技C0609摊位寻求更多信息。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气管、牙齿都印的出来 3D打印医疗应用夯》由网友『萌系大白(●—●)』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