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7岁老中医眼里的中西医之争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屠呦呦是我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她从中医典籍中获得灵感,从中药材中提取了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青蒿素的发现,本质上是一种科学发现,它的提取和实验与最终发现的分子式C15H22O5,这些核心的要素是中医学里所没有的,如果不说屠呦呦是中医,纵观其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你一定以为她是西医科学家。

        屠呦呦获诺奖这事,在医学界曾引起了中西医之争,很多支持中医者认为中医的体系是先进的,是经得起现代科学验证的。但更多支持西医者则认为,中医要想有突破进展,必须依靠西医严谨的科学体系支撑,从目前科学发展来看,中医已不如西医先进。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大家在身患疾病后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去西医科室寻求医生的帮助,实在无果后,才会去看中医。从这点来看,中医与西医的地位已高下立段。

        但,有位97岁的老爷子偏不这么认为。

中医讲规律,西医讲治病

        老爷子姓刘,名文利,他生于1920年,15岁时继承家学,开始学习中医,23岁便开始临床问诊,行医70余载。

刘老爷子今年6月份讲授医术时照 

        今年97岁高寿的他,腿脚利索 、面色红润、仍住在济南禹山上。他这一生沉浸中医医学,研究内病外治,对于多种疑难杂症均采取穴位疗法、针灸、艾灸等方法进行辩证施治,连药汤都不让患者喝,就能把病瞧好。70余年来救人不计其数,当地人都称他为“外治华佗”。

        提及中西医之争的问题,在刘老爷子看来,中医是道,道是规律;而西医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医讲究的天人合一

        刘老爷子一辈子研究中医,每次他跟人说起中医,都要说医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合阴阳消长之机;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

        易其实就是阴阳之交变。在人体内,上为阳,下为阴,这是和大自然相对应的,阳气向下走,阴气上承,这就构成了人体气机的升降。

        在刘老爷子的理解里,中医讲究的是道, “道”即规律,比如春夏秋冬,白昼黑夜一天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谓规律,就是老祖宗已经把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是什么病、要用什么方法治等等经验都了出来。

        中医最高的境界,是做到天人合一,让个体的规律与大自然的规律协调一致,与自然中的阴阳交替相合。

西医很难治未病

        刘老爷子上过战场扛过枪,他说,西医的发展主要源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们的医院里还是那套抢救伤员时的影子。战时处理伤员是用担架抬去诊疗,现如今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担架底下可以安上四个轱辘,更加方便。手术医生也早已磨刀霍霍,麻醉、开刀,手法娴熟,技艺精湛。

        所以,西医的逻辑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的逻辑针对各种急救、外科手术,非常奏效。因为问题已经摆在桌面上,直接去解决就行了。

骨折了,帮忙接上

腿破了,帮忙缝上

感冒了,给吊个水

        ,西医对于很多慢性病是无奈的,因为很多慢性病不能套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很多慢性病的表象与病因压根不是一回事,问题发现不了,所以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慢性病,西医通常是这么治的

你心脏不行了?安个起搏器

你血糖高了?来一针胰岛素

你血压高了?来一瓶降压药

你动脉堵了?搞一个支架吧

        很多医生也最怕患者拿一份亚健康的检查单子给自己。比如科学规定,空腹血糖在7以上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偏是6.5,这时候医生也只能简单叮嘱两句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多来医院检查。

        说完了?是的,因为在西医看来,这时候你还没问题,所以没有给你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那大家都不想等有了问题再去医院拍片子、动手术啊,所以得养生、治未病,,这事靠西医搞不定.

中医养生有很多误区

        中医自古以来就与养生一脉相承,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老祖宗们的规律是一个人最健康的状态,人保持健康状态的过程即是养生。

所以平时,每个人都知道一些中医养生的方法,比如拔罐、刮痧、针灸、艾灸、食补等等。

        刘老中医坦言,很多人对于中医养生有误区。人的健康源于体内阳气,病灶源于阴气的汇集。很多中医方式,并不像大家所理解的那样适合用来养生。

        比如,针灸从临床上看,针性属金能生水,行阴气,针刺治热症,其疗效犹如以水济火之情。针刺的原理可以理解为以针的阴气置换人体久积的阴寒气,以泻为主。所以不宜用此法养生,因为长时间以阴泻阴,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

        与针灸类似的还有拔罐、刮痧等,皆是以泻为主。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觉得拔罐的效果一次不如一次的原因。

        再比如,艾属木性生火,行阳气,艾灸治寒症其疗效犹如以火融雪。但按照养生的理念来讲,它对打通人体经络十分有效,但通而不补,需要长期坚持,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刘老爷子说,上面这些养生方式,都不完美。因为,一个人的元气一定不能破,单纯地泻阴气或是补阳气都是在破坏元气。通而不补,则阴邪不除,补而不通,则白费武功。唯有将体内的阴气转化成阳气,通过阴转阳的理念,且用先通而后补的方式来做养生,才是好法。

半辈子死磕温煦

        刘老爷子在50多岁那年,为了达到他阴转阳的理念,发明了温煦疗法。他花了1个多月时间,做了张全是窟窿眼的木头床,作为温煦疗法的器具。期间4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完善理论技法,不断地通过大量临床验证他的温煦疗法。

        原先全是窟窿眼的木床历经多次的迭代升级,尤其是经过温煦疗法的传承人柳璐历时五年的五次不断的迭代,此疗法包含了熏、蒸、熨、烙、灸、穴位包裹与本草渗吸的技术,大大降低了普及的难度。

        温煦疗法以刘老爷子的“阴转阳”理论为基础,人躺至温煦床上,面朝天,背着床,接收温煦床底艾炷的纯阳之火,将中草药渗吸进人体。为避免使人上火,艾和草药中间加以介质阻断。其原理是先通而后补,水变蒸气,升发为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