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吗啡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吗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吗啡是现在比较常见的癌症镇痛药。吗啡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疼痛。对于癌症患者,吗啡的用量高于普通患者,但也有一定的用量限制。

 
     一、吗啡的作用
 
    (一)吗啡的医学价值
 
    全世界使用量最大的强效镇痛剂。通常以制剂或溶液形式使用,注射液每支5mg (0.5ml)或10mg (1.0ml)。片剂每片5mg或10mg。
    (1)镇痛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比间断性锐痛及内脏绞痛效果强。它是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活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药理作用。
    (2)镇静在镇痛的有明显镇静作用,有时产生欣快感,可改善疼痛患者的紧张情绪。
    (3)呼吸抑制可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对呼吸抑制的程度与使用吗啡的剂量平行,过大剂量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镇咳可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但因有成瘾性,并不用于临床。
    (5)平滑肌可使消化道平滑肌兴奋,可致便秘;并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6)心血管系统可促进内源性组胺释放而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脑血管扩张,颅压增高。亦因其可致成瘾而不用于临床。本品口服易吸收,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吸收均快。吸收后可分布于各种组织,可通过胎盘。表观分布容积为 3.2?3.4L/kg,Tl/2为1.7?3小时,约有1/3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清除率为15?23ml/(kg·min);少量经乳腺排出。1次给药镇痛作用持续4-6小时。在WHO推荐的“癌症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中,提倡对重度疼痛病人使用吗啡,不主张用哌替啶。据统计发达国家的吗啡消耗量(每百万人约定日剂量)为发展中国家的27倍,是我国的91倍。为方便癌症病人的镇痛,1998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对癌症病人镇痛使用吗啡应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即不受药典中关于吗啡极量的限制。
 
    (二)吗啡的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氮芥、环磷酰胺合用,增加氮芥、环磷酰胺的毒性。
  (2)与二甲双胍合用,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
  (3)与M胆碱受体阻断剂(尤其是阿托品)合用,便秘加重,增加麻痹性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危险性。
  (4)与胍乙啶、美卡拉明、金刚烷胺、溴隐亭、左旋多巴、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奎尼丁、亚硝酸盐、利尿药合用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5)与生长抑素、利福平、利福布汀合用降低吗啡的疗效。
  (6)与美西律合用抑制并延迟美西律的吸收。
  (7)与艾司洛尔合用使艾司洛尔的血药浓度升高。
  (8)与纳洛酮、烯丙吗啡合用拮抗吗啡的作用。
  (9)与西咪替丁合用出现呼吸暂停、精神错乱和肌肉抽搐。
  (10)与纳曲酮、卡马西平合用出现阿片戒断症状。
  (11)与香草醛合用增加香草醛的抗凝血作用。
 
    (三)吗啡的临床用途
 
    ①各种急性锐痛、癌症剧痛、对心肌梗塞引起的剧痛,血压正常者可以用。
    ②心源性哮喘 吗啡配合应用强心甙、吸氧等措施,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其机理是吗啡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其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急促、浅表的呼吸得以缓解。
    ③阿片酊等制剂可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道的影响可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呼吸抑制等。连续反复应用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此时一旦停药,即出现戒断症状,常迫使成瘾者不择手段的去获得这类药物,危害极大。应按国家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条例》严格管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吗啡能通过胎盘或乳汁抑制胎儿或新生儿呼吸,能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而延长产程,故禁用于分娩止痛及哺乳妇女止痛。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患者,颅脑外伤及肝功能严重减退者亦禁用。
 
    二、吗啡的正确使用
 
    (一)吗啡治疗癌痛该怎么使用
 
    皮下注射
  1.成人常用量一次5~15mg,一日15~40mg;
  2.极量一次20mg,一日60mg。
  静脉注射
  一般用量为5~10mg。
  口服
  1.普通片剂
  ①常用量一次5~15mg。一日15~60mg;
  ②极量一次30mg,一日100mg。对于重度癌痛患者,剂量范围可较大,一日3~6次,临睡前一次剂量可加倍。
  2.缓、控释片
  成人常用量,个体差异较大,宜从每12小时服用10或20mg开始,视止痛效果调整剂量或先用吗啡滴定剂量后转换为等效控释片剂量。
  对于重度癌痛患者,剂量范围较大,一日3~6次,以预防癌痛发生及充分缓解癌痛。因吗啡久用易成瘾,具体用量一定要遵照医嘱。
 
    (二)吗啡的使用方法
 
    1.成人口服给药
  (1)对于用药和无耐受性病例,常用量为5~15mg/次,15~60mg/日。极量为30mg/次,100mg/日。
  (2)重度癌痛应按时、按需口服,逐渐增量,个体化给药。剂量范围较大,3~6次/日。
  (3)缓释片和控释片应根据癌痛的严重程度、年龄及服用镇痛药史来决定,个体差异较大,用药者一般10mg或20mg,每12小时1次,根据镇痛效果调整用药剂量。
  2.成人皮下注射常用量为5~15mg/次,15~40mg/日。极量为20mg/次,60mg/日。
  3.成人静脉注射镇痛的常用量为5~10mg/次,对于重度癌痛剂量范围可较大,3~6次/日。
  4.成人硬膜外注射极量为5mg/次,若在胸段硬膜外用药减为2~3mg/次。
  5.成人蛛网膜下隙注射单次0.1~0.3mg,不重复给药。
  6.老年人用量酌减。
  7.儿童不宜使用本药。
 
    三、吗啡的副作用
 
    (一)吗啡的副作用
 
  情绪不稳、精神错乱年纪较大的病患容易出现此一症状,通常会渐渐消失。此时,家属或病患应了解此一暂时现象,否则会造成无谓的恐慌。
  便秘大多数的病患皆会发生,因吗啡会降低肠胃道的蠕动并影响中枢神经的排便反射,因而造成便秘。若未加以注意,便秘情况会相当严重,反而增加病患的不适。所以通常会合并缓泻剂的服用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恶心、呕吐刚开始使用时,发生的频率相当高,主要是吗啡直接刺激到延脑的化学接受器激发区域造成,此时医生会开些止吐剂,或开立精神神经安定剂来改善症状。
  排尿困难主要为吗啡会抑制排尿反射,尿液潴留。可利用帮助排尿的药物配合使用,但有时效果不佳,可能会需要导尿。
  皮肤发痒吗啡会使表皮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发痒。可用抗组织胺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呼吸抑制在低剂量下的使用下亦会产生呼吸次数及呼吸深度的改变,主要是吗啡会影响到脑干的呼吸中枢所造成。所以要随时留意有无呼吸方面的问题,倘若发生要立即给氧或注射吗啡拮抗剂。
 
    (二)吗啡的禁忌症
 
  (1)本品不良反应形式多样,常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视力模糊或复视;便秘;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嗜睡、头痛、恶心、呕吐等。少见呼吸抑制、幻觉、耳鸣、惊厥、抑郁、皮疹、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等。(2)连续使用3?5天即产生耐药性,一周以上可致依赖(成瘾)性,需慎重。
    (1)禁用于脑外伤颅内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气管哮喘、肺源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肝功能减退的患者。(2)禁用于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和婴儿。
    (1)慎用于老年人和儿童。(2)硬膜外腔注射本品用于手术后镇痛时,应严密监测呼吸及循环功能。(3)忌用于不明原因的疼痛,以防掩盖症状,贻误诊治。(4)禁与以下药物混合注射氯丙嗪、异丙嗪、氨茶碱、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碳酸氢钠、肝素钠、哌替啶、磺胺嘧啶等。(5)胆绞痛、酸痛需与阿托品合用,单用本药反加剧疼痛。
 

吗啡的作用(文健康无忧网)
 
    (三)服用吗啡注意事项
 
  (1)慎用于老年人和儿童。
  (2)硬膜外腔注射本品用于手术后镇痛时,应严密监测呼吸及循环功能。
  (3)忌用于不明原因的疼痛,以防掩盖症状,贻误诊治。
  (4)禁与以下药物混合注射氯丙嗪、异丙嗪、氨茶碱、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碳酸氢钠、肝素钠、哌替啶、磺胺嘧啶等。
  (5)胆绞痛、酸痛需与阿托品合用,单用本药反加剧疼痛。
  (6)本品应用过量,可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针状瞳孔、呼吸浅弱、血压下降、发绀等。中毒解救可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0.4?0.8m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必要时2?3分钟可重复一次;或将纳洛酮2m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
    如果以上关于吗啡的作用  吗啡的正确使用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