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类传染病包括什么 甲类传染病如何预防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传染病防治法》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9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危害程度,分为甲、乙、丙三类,那么甲类传染病包括哪些?该怎么预防?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甲类传染病包括什么
(一)甲类传染病有哪些
1、甲类传染病之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播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早期诊断尤其是首例的及时发现对鼠疫的防治至关重要。
本病为多途经传染,靠荚膜,多种毒性抗原,内毒素及毒性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等致病。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鼠间的鼠疫,一般在人间发生流行之前发生。通过鼠蚤吸血传播。人间的鼠疫,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也可因宰杀感染后的动物,由破损创口侵入,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气溶胶感染。
2、甲类传染病之霍乱
霍乱是指一种急性腹泻的疾病,这种疾病一般是由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引发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患病率是比较高的,患上这种疾病是无法进食的,吃什么就会吐出来,拉出洗米水状的粪便。而鼠疫是指流行于野生动物之间的自然源疾病,主要是会出现发热或者是严重的败血症,这种疾病一旦发生是会危及生命的。
3、发现甲类传染病应采取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二)甲类传染病鼠疫的传播途径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它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鼠疫通常有腺型、肺型和败血症型三种。病原体可借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受染动物或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人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鼠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未经治疗的腺鼠疫病死率达50%至70%,败血症型接近100%。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数次毁灭性的鼠疫大流行。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流行高峰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持续近300年。这次大流行仅在欧洲就造成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其人口的半数。据记载,当时伦敦的人行道上到处是腐烂发臭的死猫死狗,人们把它们当作传播瘟疫的祸首打死了。,没有了猫,鼠疫的真正传染源——老鼠,就越发横行无忌。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鼠疫也曾多次在中国肆虐。一些史学家认为,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前,明朝的京营兵士就正遭受鼠疫侵袭,元气大伤。以至于北京城墙上,平均每三个垛口才有一个羸弱的士兵守卫,根本无法抵挡李自成精锐之师的进攻。
随着人类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和对鼠疫的科学认识不断加深,鼠疫目前总体处于平稳状态。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和法国细菌学家A·耶尔森在1894年发现并描述了鼠疫病原体——鼠疫杆菌。后来人们发现,鼠疫杆菌对干燥、热或紫外线抵抗力弱,煮沸1分钟即可被杀死,一般消毒药如甲酚、漂白粉、新洁尔灭和乙醇等均能杀死鼠疫杆菌,但该菌对于低温抵抗力很强,在冰冻组织中能生存数月至数年。科学家还发现,如果能够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抗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转危为安。
虽然人类已经找到对付鼠疫的办法,但应该看到,世界范围内的鼠疫自然疫源并未缩小,除澳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再加上经济差异造成各国的卫生条件参差不齐,现在还不能排除世界上局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暴发鼠疫的可能性。
(三)传染病有哪些
应该说了解了甲类传染病有哪些的基本常识以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如果在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有合适的处理方案,才可以然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伤害降低到最低。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艾滋病、3病毒性肝炎、4脊髓灰质炎、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麻疹、7流行性出血热、8狂犬病9、流行性乙型脑炎10、登革热11、炭疽、12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3肺结核、14伤寒和副伤寒、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6百日咳、17白喉、18新生儿破伤风、19猩红热、20布鲁氏菌病、21淋病、22梅毒、23钩端螺旋体病24、血吸虫病、25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 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以内报告;发现传染病爆发时,应以最快方式报告。 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应作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除患者外,病原携带者常常也是重要传染源,也应争取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使之无害化,因为各种传染病的携带者对于传播疾病的重要性不一样,处理措施也不完全相同,可参照本书各种传染病防治措施的相应部分。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为了健康着想,不仅仅要了解甲类传染病有哪些的常识问题以外,还要了解对于不同传染性疾病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案,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远离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二、甲类传染病如何预防
(一)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经常到公园、田野跑跑步、爬爬山,多参加有氧活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
2、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3、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如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以后,还是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的作用的。
(二)最易传染细菌的6个地方
1、办公桌:它是职场第一大污染源。专家建议,每天要用消毒剂擦拭电话、键盘、显示器和桌子,不要在电脑前吃东西。茶水间冰箱门也是一大污染源,使用的人越多,食物渗漏越多,病毒交叉传染危险就越大,接触后必须洗手。
2、公厕水池:水池潮气大,最容易滋生细菌。研究人员在公共厕所水池中共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9组细菌。,研究发现,使用公厕烘手机会使手上细菌数增加45%。专家建议,洗手后最好用纸巾擦干。
3、银行:一项研究发现,自动取款机每个操作键平均带菌1200个,包括大肠杆菌、流感病毒。每张纸币平均带菌2.6万个。建议,办理完业务后应尽快彻底洗手。
4、超市:专家表示,超市中手推车和重复使用购物袋最容易传染病菌。导致上面藏匿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很容易造成交叉传染除了购物车把手可能带菌之外,生肉等物品也会污染购物车。重复使用购物袋的确环保,但90%的人不经常清洗它,导致上面藏匿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很容易造成交叉传染。
5、酒店:一项新研究发现,酒店被病菌污染最严重的是电视按键、遥控器和电灯开关。专家建议,入住后要使用干净纸巾将电视按键和电灯开关擦拭一遍。
6、健身房:一项研究发现,63%的健身器材沾有感冒病毒。当健身者用手摸眼睛、鼻子或嘴时,很容易感染。建议,运动期间勤洗手,避免直接用手擦汗。
(三)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据介绍,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四)甲类传染病霍乱的防治措施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霍乱病名始见于中医经典《内经》,汉朝《伤寒论》中也有所论述,清朝还有专著《霍乱论》。霍乱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历次较广泛的流行或暴发多与水体被污染有关。经水传播的特点是常呈现暴发,病人多沿被污染的水体分布。重症霍乱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脱水、循环衰竭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得当,可于发病后数小时至十多个小时内死亡。
主要防治措施为消灭苍蝇及其孳生地;对水井进行清理、修复和消毒;饮用水塘水的地区要实行缸水消毒,要求喝开水不喝生水;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在灾害当次年间不搞婚丧嫁娶的宴会。霍乱因发病猛、传播快、影响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必须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其列为应实施“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现有的霍乱疫苗只对部分人有效,并且由于疫苗有毒副作用,一些国家禁止使用。但霍乱不算最可怕的传染病,目前全球每年新增大约30万起霍乱病例,病死率仅1%。霍乱很容易防治,只要不饮污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就不会感染。
(五)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传播链。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
,想要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对于易感人群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儿童、老年人、孕产期妇女抵抗力比较弱,所以非常容易感染疾病,传染病高发季节对这些人群的营养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通过一些调养手段,提高他们的身体免疫力,并且适当的在家里做一些消毒工作,避免有害病菌的侵入。
甲类传染病包括(文健康无忧网)
(六)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分类有哪些
1、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种类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常见,主要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感等。
2、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大多为发病期患者;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即患者讲话,咳嗽,喷嚏时的唾液飞沫)传染。
3、在春季出现哪些症状需警惕传染病的发生
发热或不发热,伴无诱因的头痛,呕吐,水疱,腮腺肿大,皮疹等应警惕传染病的发生。发病后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4、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凡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均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潜伏期为10天左右,最长可达21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 眼结膜充血, 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咳嗽和皮肤斑丘疹疫苗为一类疫苗。
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如果以上关于 甲类传染病包括什么 甲类传染病如何预防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上一篇:女人孕前准备工作 男人孕前准备工作
下一篇:枸杞子泡水减肥 枸杞子泡水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