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C肝药品若自行停药 会产生两问题…
近日媒体报导,新型C肝药品通过健保给付后出现不良反应死亡病例。食品药物管理署简任技正祁若凤对此表示,这位患者本身就有肝脏损伤相关疾病,且合并使用其他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品,所以目前无法认定患者死亡是新型C肝药品造成。医师也提醒,患者若正在服用新型C肝药品而贸然停药,不但疗效受影响,还可能让病毒产生抗药性。
新型C肝药品乱停药 影响疗效、病毒还会产生抗药性
台湾肝脏研究学会会长暨基隆长庚医院副院长简荣南教授提醒,C肝患者若使用新型C肝药物,用药刚开始前1、2星期是治疗成功与否重要关键,此时贸然停药,治疗效果就会很差,且中断一段时间再用药,可能让C肝病毒产生抗药性。
台湾肝脏研究学会秘书长暨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内科部副部长林俊彦教授指出,新型C肝药物费用昂贵,健保只给付一次用药,患者若自行停药,病毒就无法彻底清除,未来再申请会更加困难,,病毒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到时新型药物失去效果,后续药物说不定更昂贵。患者除了定期追踪肝功能变化,务必遵照医嘱用药,这样药物才会充分发挥效果。
中、重度肝功能不全 为新型C肝药物禁忌症
食药署表示,我国核准治疗C型肝炎新药药品许可证共7张,共6种成分,分别为sofosbuvir、sofosbuvir/ledipasvir、asunaprevir、daclatasvir、dasabuvir、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适应症为「治疗成人慢性C型肝炎」等,该类药品中asunaprevir、dasabuvir及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等成分具有肝毒性风险,仿单「禁忌症」已刊载「禁用于中度或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 Pugh分级为B或C)和失代偿性(decompensated)肝病的病人」,于「警语与注意事项」刊载「肝脏相关毒性(包含肝脏衰竭)」、「应于起始治療前、及展开治療后的前四周、以及臨床上有需要时监测肝脏相关生化检验数值,出现肝脏异常时应停用」相关警语。
祈若凤指出,有关新型C肝药品,目前出现4例不良反应通报,多是在2月份,除了上述风险,其他药物副作用包括虚弱、恶心、贫血等,民众若有疑虑,千万不要自行停药,一定要和医师讨论、沟通。
该文章《新型C肝药品若自行停药 会产生两问题…》由网友『累世情深』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