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受伤的心,获得抚慰-《111封寄不出去的情书》
离开后才开始懂
跨越生死的 不是爱情 是我心里已化为彩虹 最灿烂的痛
「P.S.我爱你」真实翻版
17年的感情,换来111封寄不出的信
留下一人,只为了带给全世界更多力量
著名心灵导师,大潘。
在伴侣逝世近五年后流浪三年多,终于走出人生课题,
决定将经历集结成册,希望能帮助更多丧亲受伤的心。
而作者巧妙将不空的故事交错成织,
更令读者不禁反复探索于生死之题。
一起生活了17年半的男朋友,在2011年3月9日忽然离世,我的世界崩溃。
因为事发突然,完全没有一丁点心理准备。当时唯一的反应就是哭,地裂天崩式的痛哭。
17年半的相处,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我们本来的打算就是这样两个人地老天荒的过一辈子,连退休后要怎么过日子都准备好了。
同性恋伴侣相处的环境跟异性恋是有差异的。
因为我们多了一份来自社会的压力,能够走到一块不容易,真的走得下去的就必须有面对社会压力的勇气。
因为我们真的相爱,而且是在很困难的情况下走到一块,所以很珍惜大家一起的日子。这样走着走着,完全没有征兆之下,忽然就走到了尽头。
痛,是可想而知了。
《111封寄不出去的情书》
作者自序
这本书除了写爱情(从轰轰烈烈的热恋,到互相残杀的分手,再回到一起,一起在爱情和生活上学习、前进,然后平平淡淡的,也是柴米油盐的过着,更是把对方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过着),更重要的,也是我希望借助这本书让读者一起思考的是人类可以如何较轻松的面对生死(因为死亡不是一件坏事),生死教导了我们什么,生命何为,我是谁。
书里所有提到的事情都是真实的,都是我们俩一步一脚印的生活历程。他去世之后,我相信他还是一直伴着我,和我一起走出伤痛的困境,走向生命更深处。
书中「你」均指我的男朋友,读者不妨把全部篇幅看成一系列的信,在这些信里,我给他写下我一路走来的感受。我想,当我们真的那么爱一个人,这个人便跟随我们一生,不管他(她)是否还活着。
书分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从我和他认识开始,第二条从他去世开始。我把这两条线索以交织的方式呈现,因为这两部分都往一个很灿烂的方向走去。这,也是我对生命的看法生命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是绝对灿烂的(问题只是我们怎么样看待这事件)。这番话,我特别想对那些在生命中失去所爱(不管是伴侣、家人)的人说死亡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每一篇的标题都写明这篇是在他去世前还是去世后的故事。这样大家阅读时就比较有时空感。
我希望这本书对一些有同样经历的人有所帮助,特别是仍然深陷于离丧之痛的读者。
作者简介
大潘
出生在马来西亚,父母是种香蕉的农夫,童年几乎都的热带雨林旁边度过。一生都在找寻自己,念完高中之后,不想跟其他人一样为了生存而生活,便很努力的赚钱,然后到美国念深海潜水。毕业后在亚洲工作了好几年。然后忽然觉得这不是自己要的,便回到学校,到德国柏林语言学院念书,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在找寻“我是谁”的答案。回到马来西亚,忽然遇到了心爱的人,觉得找到了自己,便为这个人留了下来,两个人开开心心的维护着一段生死相许的爱情。待在马来西亚的这些年,主要在旅游业,因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得行业。也教书、作社会工作,偶尔写写文章,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心爱的人照顾好。
十七年半后,爱人忽然逝世,离开这个疯狂爱着他的人。灵魂在虚幻中流离浪荡了一年,便决定放下工作,离开马来西亚,继续寻找自己。在外的日子,便是读书、思考、探讨生命的意义。
更多介绍请见
《111封寄不出去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