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预防糖尿病脚部病变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要防范足部病变、远离截肢梦魇,关键就在生活细节里。

1管好「三高」

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是糖尿病人最基本的功课。台北荣总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蔡世泽等人在《糖谱》一书中汇整国内外专家建议,列出最新的糖尿病控制指针如下

■空腹血糖70~130mg/dL

■餐后血糖<180mg/dL

■糖化血色素<7%

不过,医生会斟酌病情,考量病人的安全与生活品质,适度放宽控制指针。

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极高,也不能忽略血压、血脂。建议控制指针如下

■服药后血压130/80mmHg

■服药后血脂肪

总胆固醇<160 mg/d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0 mg/ dL

三酸甘油酯<150 mg/dL

彰化基督教医院血管医学防治中心协同主任蔡玲贞说,饮食会明显影响血糖、血脂、血压,建议循序渐进改变,比如本来习惯吃一碗半的饭,慢慢减少到一碗,到达到个人的饮食目标为止。「饮食习惯根深蒂固,不能要求马上改变。」

她强调,饮食设计因人而异,营养师会依病人目前最重要的疾病问题,配合平常饮食习惯,跟病人讨论可行的目标。

坊间流传「耐糖因子」铬、镁、锌等及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吃这类营养补充品或保健食品有助控制糖尿病。但蔡玲贞指出,目前没有强烈证据显示这些东西能控制糖尿病,建议还是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糖尿病饮食其实就是健康饮食。」

,戒烟、规律运动也非常重要。也提醒病人要遵循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2每天都要疼惜双脚

要避免小伤口一发不可收拾,需要病人和家属用心

■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水泡、红肿、破皮,如果视力不好或弯不下腰,可用镜子或请家人代为查看。

■每天洗净双脚,可擦乳液防止干裂,但趾间要保持干燥。用毛巾轻拍擦脚,不要用力来回擦,免得破皮。

■坐下时不要翘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不剪老茧、鸡眼,不任意涂抹药物。修趾甲时最好平剪,用锉刀修边缘,以免剪伤皮肤,引起甲沟炎。

■不用热水袋、热垫、电毯或泡热水取暖。

■不赤脚、不穿凉鞋,穿鞋前先穿袜子,并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选择棉质吸汗的浅色袜子,万一有伤口流血,很容易发现。袜子不可太紧,免得影响血液循环。

■选择厚底、有弹性的宽头鞋,让脚趾能伸展。最好穿绑鞋带或用魔鬼黏固定的鞋,较能稳固双脚。老人家喜欢穿素面的功夫鞋,底太薄,脚容易受压迫或受伤,不建议糖尿病人穿。

买鞋时穿上试走几分钟,确定大小适中,不会压迫任一部位。

3每年至少应做一次完整的足部神经及血管检查

彰化基督教医院糖尿病健康e院小组长、护理师王惠芳提醒。检查项目包括

■外观有无变形、干燥、裂痕、感染、溃疡、长鸡眼等。

■神经检查包括用半定量音叉放在大拇趾远程关节突起处,测量足部大神经纤维的振动感、用单股尼龙纤维轻触足背及足底,测量小神经纤维的痛觉与轻触觉,以及足踝反射检查。

■血管检查触摸足背与胫后动脉脉搏,如果触摸不到脉搏则须做ABI检查,即测量双足踝及手臂血压,相除算出比值,若数值小于1,表示可能有下肢阻塞性动脉硬化症。

4伤口再小也不能忽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糖尿病患的白血球及淋巴球功能比一般人差,小小感染都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王惠芳建议,如果有小于1公分的伤口,可用煮过的冷开水或清洗伤口专用的生理食盐水洗净伤口,再用非酒精性优碘消毒,接着把优碘用棉花棒由内向外轻按掉(因优碘会刺激伤口,不利愈合),粘贴OK绷。

王惠芳提醒,如果三、四天后伤口还没有好转迹象、甚至变大,或出现红肿、热痛、流脓、发烧,表示可能感染,一定要尽快就医。

营养师蔡玲贞建议,当糖尿病人足部出现伤口、溃疡,可在三餐中补充含锌食物(例如坚果、海鲜、牛奶、蛋),有助修补组织、帮助伤口长好,但还是必须控制在总热量内,比如吃了油脂含量高的坚果,就得少吃其他含油脂的食物,免得血糖、血脂飙高。

勃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糖尿病人可每天在家做这套「勃氏运动」,有助血流顺畅。不需任何器材,躺在床上就能做。

1.平躺,抬高脚部15~45度(可垫抱枕),维持3分钟。
2.慢慢坐起来,脚部下垂,上下左右活动3分钟。
3.平躺3分钟。重复3次,总共约30分钟。

数据源彰化基督教医院糖尿病个案管理中心   该文章《4招预防糖尿病脚部病变》由网友『你挺能闹i』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